冠心病主要症状有胸痛(典型为发作性心前区压榨、闷痛等可放射,老年及女性症状可能不典型,有相关病史及不良生活方式者风险高)、心悸(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致自觉心跳异常,不同年龄人群因不同情况易出现,有相关家族史或基础病者易发生)、呼吸困难(活动或静息时气短甚至端坐呼吸,因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引起,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关联,有心衰等情况者易出现且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主要体征有心率和心律异常(可增快或减慢、有早搏等心律失常,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有不同特点,有冠心病及心肌缺血者风险高)、血压异常(部分升高部分降低,老年人及更年期女性血压波动大,有相关危险因素者易出现)、心脏杂音(冠心病致心梗、室壁瘤等并发症时可闻及,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关联,有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几率增加。
一、主要症状
1.胸痛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的心前区疼痛,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伴有烧灼感。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前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在年龄方面,老年冠心病患者胸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冠心病患者胸痛表现也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部分女性可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等非典型症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冠心病时胸痛的风险更高,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胸痛症状。
2.心悸
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或心律不齐。当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时,就可能出现心悸症状。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冠心病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心悸;成年人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都可能引发心悸;老年人随着心脏功能的减退,发生心律失常导致心悸的几率增加。有冠心病家族史、患有其他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心悸症状。
3.呼吸困难
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严重时可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这是由于冠心病导致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引起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冠心病出现呼吸困难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变有关;成年人中,冠心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是导致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随着心脏储备功能下降,更容易在冠心病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有冠心病病史且心功能已经受损的人群,呼吸困难症状更易出现,生活方式不良会加重心功能不全,从而加重呼吸困难。
二、主要体征
1.心率和心律异常
心率方面,可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律方面,可能出现早搏、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在检查时可通过心电图等手段发现。对于不同性别,女性冠心病患者在心律失常方面可能有其特点,比如在更年期前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能有所变化;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冠心病出现心律失常多与先天性因素有关,成年人中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有冠心病病史、存在心肌缺血的人群,心率和心律异常的发生风险更高。
2.血压异常
部分冠心病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在血压监测中可发现这种变化。年龄方面,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相对较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较为常见;女性在更年期前后血压也可能出现波动,冠心病女性患者血压异常的情况需要关注。有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压异常。
3.心脏杂音
某些情况下,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室壁瘤等并发症时,可能在心前区听到相应的心脏杂音。比如室壁瘤形成时可能听到收缩期杂音。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冠心病出现心脏杂音多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有关,成年人中冠心病引起的并发症导致心脏杂音相对少见,老年人如果有冠心病合并心脏结构改变等情况,可能出现心脏杂音。有冠心病病史且出现并发症的人群,心脏杂音出现的几率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