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三头肌腱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轻度损伤可先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制动、物理治疗;严重损伤或保守效果不佳则手术治疗,有肌腱缝合术和肌腱重建术;康复治疗分早期、中期、后期,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中期渐进性训练,后期全面功能恢复训练,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和康复有相应考虑。
具体措施:
休息制动:让患侧上肢休息,避免进一步活动加重损伤,通常可以使用吊带等装置将上肢悬吊于胸前,限制肘关节的活动,一般需要制动2-3周左右,具体时间根据损伤程度而定。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适当的制动对于肌腱损伤的修复是必要的,能为肌腱的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
物理治疗:在损伤早期(一般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损伤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损伤修复。还可以采用超声波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方法,超声波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损伤肌腱的愈合过程。对于儿童患者,物理治疗时要注意能量的控制,因为儿童组织对物理因子的耐受与成人不同,要避免能量过高对儿童组织造成损伤。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当肱三头肌腱损伤较为严重,如完全断裂,或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肌腱缝合术:对于断裂的肱三头肌腱进行缝合修复,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肌腱断端准确对合后用缝线进行缝合。例如,在一些临床手术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恢复肌腱的连续性,为肌腱的愈合创造条件。
肌腱重建术:如果肌腱损伤严重,无法直接缝合,可能需要进行肌腱重建,利用周围合适的肌腱或其他组织来重建肱三头肌腱的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选择和操作细节会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患者,由于其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选择重建材料和手术操作时要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干扰较小的方法。
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术后或损伤后早期):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制动解除后,开始进行肘关节的屈伸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对于成人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关节周围组织较为娇嫩,活动度训练要缓慢、轻柔,逐步增加活动范围,防止造成二次损伤。例如,可以先从被动活动开始,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随着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
肌肉力量训练:早期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比如让患者收缩肱三头肌等周围肌肉,每次收缩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每天3-4次。对于儿童患者,等长收缩训练可以帮助维持肌肉的基本功能,同时不影响其生长发育。
中期康复:
渐进性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肘关节屈伸的主动活动范围训练,可借助一些简单的康复器械辅助,如弹力带等进行轻度的抗阻训练,但要注意阻力的大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抗阻的程度要根据其恢复情况调整。比如成人患者可以逐步增加弹力带的阻力,而儿童患者则要使用较轻阻力的弹力带进行训练。
肌肉力量强化训练:进行渐进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如使用轻重量的哑铃进行肱三头肌的伸展等力量训练动作,但要注意训练的频率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加重。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其力量水平的训练方式和器械,例如使用小型的儿童专用康复器械进行力量训练。
后期康复:
全面功能恢复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如穿衣、梳头、提物等,让患者逐步恢复上肢的正常功能。同时加强体育运动相关的专项训练,如果患者是运动员等有特殊运动需求的人群,要根据其具体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恢复训练,确保患者能够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水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后期康复训练中要充分考虑其生活和运动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比如儿童患者要考虑其未来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参与的活动,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和运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