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拔除有好处和坏处,好处包括预防智齿相关疾病、改善口腔咬合关系、降低口腔肿瘤发生风险,坏处有术后短期不适、影响咀嚼和进食、有感染风险、可能引发干槽症且不同人群拔除后情况有差异如儿童助颌骨发育恒牙排列、女性孕期拔牙需谨慎、老年人恢复慢需注重术后护理。
一、好处
1.预防智齿相关疾病
预防智齿冠周炎:当智齿萌出位置不正时,牙龈与智齿之间会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易积存其中,滋生细菌,引发智齿冠周炎。拔除智齿后,就消除了这种盲袋存在的基础,可有效预防智齿冠周炎的反复发作。例如,有研究表明,经常因智齿冠周炎就诊的患者,拔除智齿后冠周炎再发的概率大幅降低。
避免邻牙受损:部分智齿生长方向倾斜,如近中倾斜,会对相邻的第二磨牙造成挤压,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面发生龋坏等问题。拔除倾斜的智齿后,能防止邻牙进一步受损,保护邻牙的健康和正常咀嚼功能。
2.改善口腔咬合关系
对于一些因智齿存在导致咬合紊乱的情况,拔除智齿后,口腔内的咬合关系可以得到调整和改善。比如,当智齿过度萌出,与对颌牙无法建立正常的咬合接触,拔除智齿后,有助于恢复上下牙齿正常的咬合功能,保证咀嚼效率。
3.降低口腔肿瘤发生风险
长期存在的智齿,尤其是位置异常的智齿,可能会对周围的口腔组织产生慢性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口腔肿瘤发生的潜在风险。及时拔除智齿后,这种慢性刺激因素消除,可降低相关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二、坏处
1.术后短期不适
疼痛:拔牙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在术后1-2天较为明显。这是因为拔牙创口存在组织损伤,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等导致疼痛。不过,这种疼痛通常是可控的,可通过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但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或创伤较大的拔牙情况,疼痛可能相对明显。
肿胀:拔牙后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尤其是创伤较大的智齿拔除术后,肿胀可能会持续3-5天左右。肿胀程度因人而异,与智齿的生长难度、手术创伤等因素有关。例如,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手术创伤相对较大,肿胀发生的概率和程度可能更高。
出血:术后创口可能会有少量渗血,一般在唾液中带有血丝,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就需要及时复诊处理。出血的发生与个人凝血功能、拔牙创伤等有关,如本身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拔牙后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
2.影响咀嚼和进食
在拔牙后的短期内,由于创口疼痛、肿胀等原因,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导致患者不敢用拔牙侧咀嚼食物,从而影响进食。这可能会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有咀嚼困难或营养需求较高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术后康复期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选择软食、流食等,待创口愈合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3.感染风险
虽然拔牙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的,但仍存在术后感染的可能。感染的表现包括创口红肿加重、疼痛加剧、发热等。感染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术后口腔卫生状况等有关。例如,术后不注意口腔清洁,食物残渣残留于创口,就容易引发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特殊人群,术后感染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和创口护理。
4.干槽症
这是智齿拔除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术后2-3天,表现为拔牙创口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创口内可见凝血块脱落,牙槽骨暴露,有恶臭等。干槽症的发生与创伤、感染、拔牙窝过大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干槽症,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延长创口愈合时间,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
不同人群在智齿拔除后的好处和坏处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时期拔除位置异常的智齿,有助于颌骨的正常发育和恒牙的排列整齐;女性在孕期如果智齿反复发炎,拔除智齿要谨慎考虑孕期阶段,因为孕期拔牙可能会带来一定风险,需要在妇产科和口腔科医生的共同评估下进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拔牙后的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加注重术后护理,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