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无完全“去根”药物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外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分弱效中效强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及保湿剂等口服药物有抗组胺药物分第一代和第二代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需综合患者情况选择同时患者日常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穿着舒适衣物。
一、外用药物
1.糖皮质激素
弱效糖皮质激素:如1%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婴幼儿面部、隐私部位等皮肤薄嫩处的湿疹,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能减轻湿疹引起的炎症和瘙痒,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皮肤变薄等副作用,所以要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使用时更要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中效糖皮质激素:像0.1%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用于相对厚一些的皮肤部位的湿疹,能有效缓解湿疹的炎症、瘙痒等症状,但同样需要注意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等,一般不用于面部、婴儿等皮肤敏感部位,适用于肥厚性皮损的湿疹,但使用时要谨慎,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他克莫司软膏:分为0.03%和0.1%两种浓度,适用于成人湿疹,尤其是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处的湿疹。它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来发挥作用,抗炎效果较好,且相对不容易引起皮肤萎缩等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但可能会有局部灼热感等刺激症状,一般在使用初期较明显,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会逐渐减轻。对于儿童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软膏也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吡美莫司乳膏:主要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轻度至中度异位性皮炎(湿疹的一种类型)。它的作用机制与他克莫司类似,也具有抗炎作用,局部刺激相对较轻,但同样可能会出现局部烧灼感等情况,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3.保湿剂:如尿素乳膏、凡士林等,这类药物可以修复皮肤屏障,保持皮肤水分,对于湿疹患者非常重要,即使在湿疹缓解期也需要长期使用,尤其是对于皮肤干燥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湿疹患者,保湿剂都是基础的治疗措施之一,能帮助改善皮肤干燥的状态,减少湿疹的复发。例如,对于婴幼儿湿疹患者,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可以有效缓解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等不适。
二、口服药物
1.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等,具有镇静作用,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所以对于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人群,如驾驶员、机械操作者等要谨慎使用。儿童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时要注意剂量,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准确给药,并且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相对嗜睡副作用较轻,可用于成人和olderchildren的湿疹瘙痒症状的缓解。但在使用时仍需要注意个体差异,比如有的患者可能对某些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仍会有轻微的嗜睡等反应,所以使用后要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也需要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剂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一般用于重症难治性湿疹,由于其副作用相对较多,如可能会影响肾功能等,所以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会考虑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这类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只有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经过多学科评估后才会谨慎使用。
湿疹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皮损部位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花粉、尘螨等;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等,这些都有助于湿疹的治疗和预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