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3
8035次浏览
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猝死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是最主要的死因,占比超过80%。非心源性猝死则包括肺梗死、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引起猝死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2.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脑梗死等,可影响大脑功能,导致猝死。
3.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持续状态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4.其他因素: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电击伤、中毒、过敏反应等,也可能引发猝死。
猝死发生前可能有一些预警信号,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晕厥等,但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出现,且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对于预防猝死非常重要。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猝死的风险,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等。如果遇到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总之,猝死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解猝死的原因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