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13
1544次浏览
湿疹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皮肤屏障功能及免疫等因素相关,遗传具倾向,环境中过敏原接触、理化因素刺激可诱发,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易受影响,免疫异常致炎症反应引发症状。
环境因素
过敏原接触: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春季的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尘螨(室内灰尘中大量存在的尘螨及其排泄物)、动物毛发皮屑等。长期接触这些过敏原可能会引发湿疹。例如,对花粉过敏的人在花粉传播季节外出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皮肤接触或吸入花粉后,容易出现湿疹样的皮肤反应。
食物性过敏原,常见的有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婴儿时期,由于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食物过敏引发湿疹的情况较为常见。比如,有些婴儿在食用牛奶后,可能会出现口唇周围红斑、丘疹等湿疹表现。
理化因素刺激:
寒冷或干燥的气候会使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诱发湿疹。在冬季,空气湿度低,皮肤容易干燥起皮,湿疹的发生率可能会升高。
某些化学物质,如肥皂、洗涤剂、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等,接触皮肤后可能会刺激皮肤,引发湿疹。例如,经常接触洗衣粉等洗涤剂的家庭主妇,手部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出现湿疹。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屏障器官,正常的皮肤屏障能够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和体内水分丢失。当皮肤屏障功能出现异常时,如角质层结构和功能缺陷,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皮肤的抵御能力下降,就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湿疹。婴幼儿的皮肤相对较薄,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所以更容易发生湿疹。在护理婴幼儿皮肤时,要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等破坏皮肤屏障的行为。
免疫因素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湿疹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当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激活状态时,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引发湿疹。例如,Th1和Th2细胞失衡,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时,会促使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皮肤的炎症性病变,出现湿疹的症状,如红斑、瘙痒、渗出等。这种免疫失衡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体中表现有所不同。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避免接触诱发因素,维持免疫系统的相对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