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4
9799次浏览
小儿脑瘫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运动障碍(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异常运动模式)、姿势异常、反射异常、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发作、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口面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会不同程度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生活及社交等方面。
姿势异常
由于肌肉张力的不平衡等原因,患儿会出现各种异常姿势。常见的有头后仰、下肢交叉、角弓反张等姿势。比如患儿仰卧位时头偏向一侧,或身体呈现不对称的姿势;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或四肢不能协调运动等。这些异常姿势往往在患儿日常的躺、坐、爬、站、走等动作中都能体现出来。
反射异常
小儿正常的原始反射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消失,而脑瘫患儿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同时还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病理反射。例如拥抱反射正常小儿生后3-4个月消失,脑瘫患儿可能延迟消失;握持反射正常小儿3-4个月消失,脑瘫患儿持续存在,并且可能表现为握持力过强等。另外,还可能出现不对称颈紧张反射等异常反射持续存在的情况。
智力障碍
约有2/3的小儿脑瘫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患儿相对较少。智力障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轻度智力障碍的患儿可能只是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较同龄正常儿童稍差,重度智力障碍的患儿可能在生活自理、语言等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例如在认知方面,可能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理解和反应能力低于正常儿童水平。
语言障碍
很多小儿脑瘫患儿存在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如开始说话的时间晚于正常儿童;发音不清、语调异常等。部分患儿可能完全不能说话,而能说话的患儿也可能存在语言表达困难、词汇量少、语句不完整等情况。比如有的患儿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节,无法进行连贯的语言交流。
癫痫发作
约有1/3-1/2的小儿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其中以痉挛型四肢瘫及偏瘫患儿居多。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可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等。例如部分性发作可能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等,全身性发作可出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等症状。癫痫发作会对患儿的大脑发育等造成进一步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视觉障碍
小儿脑瘫患儿可能存在视觉障碍,如斜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低下等。斜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患儿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影响对周围空间的感知和协调运动能力。视力低下可能导致患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认知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
听觉障碍
部分小儿脑瘫患儿伴有听觉障碍,听力减退会影响患儿对语言等外界信息的接收,从而进一步影响语言发育和智力发展等。比如有的患儿可能存在高频听力损失等情况,导致对一些声音的感知不灵敏。
口面功能障碍
一些小儿脑瘫患儿存在口面功能障碍,表现为咀嚼困难、吞咽障碍、流涎等。咀嚼困难会影响患儿的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吞咽障碍可能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流涎则会给患儿的生活带来不便,如需要频繁擦拭口水等,还可能影响患儿的社交心理等。例如吞咽障碍的患儿在进食时可能无法顺利将食物咽下去,需要特殊的喂养方式来保证营养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