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吐血可能由上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引起,伴随腹痛、黄疸等症状时意义不同,一般人群出现应立即就医检查,儿童和老年人出现需分别注意病情变化和基础疾病情况,均应尽快前往医院相关科室就诊明确出血原因并进行诊治。
一、可能的原因
(一)上消化道疾病
1.胃溃疡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胃溃疡都可能导致呕吐吐血。年轻人群可能因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等因素诱发,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且饮食无定时的年轻人。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存在破损的溃疡面,当胃酸刺激溃疡面以及溃疡处血管时,血管破裂就会引起出血,血液随呕吐物排出表现为呕吐吐血。溃疡出血的量不同,表现也有差异,少量出血可能仅在呕吐物中发现少量血丝或呕吐物呈咖啡色(陈旧性出血),大量出血时可能呕吐出鲜红色血液。
老年人群则可能因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等因素,胃溃疡更容易出血。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血压波动时也可能影响胃溃疡处血管状态,增加出血风险。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常见于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使食管胃底的静脉回流受阻,血管曲张、管壁变薄。当腹压升高或受到其他刺激时,曲张的静脉容易破裂出血,引起呕吐吐血。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硬化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的肝硬化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老年肝硬化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更差,出血后恢复相对困难。
(二)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年龄都可能患病。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当胃部黏膜等部位有轻微损伤时就容易出血,进而可能引起呕吐吐血。例如儿童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可能因感染等诱因导致血小板进一步减少,出现呕吐吐血症状。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等,也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包括消化道出血导致呕吐吐血,不同年龄的白血病患者都可能发生,儿童白血病患者可能因疾病本身进展快,出血表现更明显。
2.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如血友病患者,由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如果消化道发生出血,就可能表现为呕吐吐血。血友病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从儿童到成人都可能发病,儿童患者可能在关节、肌肉等部位反复出血后,也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
二、伴随症状及意义
(一)腹痛
1.胃溃疡引起的呕吐吐血
疼痛具有一定规律性,如餐后痛等。年轻患者可能能较准确描述疼痛规律,而老年患者可能疼痛规律不典型。如果胃溃疡患者出现呕吐吐血同时伴有上腹部节律性疼痛,提示溃疡处出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出血前可能有上腹部饱胀感等,出血时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适,但疼痛相对不典型。肝硬化患者出现呕吐吐血伴有上腹部不适,要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
(二)黄疸
如果呕吐吐血患者同时伴有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如重症肝炎、胆管癌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黄疸的表现也有差异,儿童患重症肝炎时黄疸可能进展较快,而老年患者可能黄疸出现相对隐匿,但都提示病情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多个系统疾病。
三、就医建议
(一)一般人群
一旦出现呕吐吐血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饮水,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或消化内科就诊。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胃镜、腹部超声、CT等),以明确出血原因。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出现呕吐吐血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要向医生详细提供儿童的喂养史、既往病史等。例如儿童若有反复呕吐、腹痛等情况,更要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是消化道本身疾病还是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出血。
2.老年人
老年患者出现呕吐吐血时,家属应陪同尽快就医。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老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出血的判断和治疗。医生在诊断时会综合考虑老人的多种情况来制定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