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个性化、安全性原则,适合的训练方式有核心肌群训练(平板支撑、桥式运动)、柔韧性训练(猫式伸展、仰卧位屈膝抱腿)、有氧运动(慢走),训练注意避免突然扭转腰部、大幅度弯腰等动作,严重症状者训练前咨询医生,老年患者注重安全、控制强度时间和训练环境,女性患者生理期和孕期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康复训练原则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练好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个性化、安全性原则。要根据自身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且训练过程中若出现疼痛加剧等不适要及时调整。
二、适合的训练方式
(一)核心肌群训练
1.平板支撑
做法: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
意义:平板支撑可以增强腹部、腰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核心肌群力量增强有助于稳定腰椎,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一般每次保持30-60秒,可做3-4组,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从较短时间和较少组数开始,随着身体适应逐渐增加时间和组数。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虚弱的患者,起始时间可更短,如10-15秒,逐渐增加。
2.桥式运动
做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
意义:桥式运动能锻炼臀部和腰部的肌肉,增强臀部肌肉力量可以辅助稳定骨盆,从而对腰椎起到保护作用。每次可以做10-15次,做3-4组。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适当减少组数和次数,避免过度劳累。
(二)柔韧性训练
1.猫式伸展
做法:双膝跪地,双手撑地,像猫咪一样拱背、塌腰,然后再放松,拱背时尽量让背部向上拱起,放松时背部下沉,重复这个动作。
意义:猫式伸展可以增加腰椎的柔韧性,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每次可以做10-15次,做2-3组。对于有腰椎病史较长的患者,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自身舒适为准。
2.仰卧位屈膝抱腿
做法:仰卧位,双腿伸直,然后一侧腿屈膝,用双手抱住小腿,尽量将膝盖拉向胸部,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腿进行。
意义:该动作可以拉伸腰部后方的肌肉,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每次每侧腿保持15-30秒,可做2-3组。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三)有氧运动
1.慢走
做法:选择平坦的道路进行慢走,速度以自身能保持均匀呼吸、不引起腰部明显疼痛为准,每次慢走时间可以从10-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每周可以进行3-5次。
意义:慢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肉的耐力,同时不会对腰椎造成过大的冲击。对于肥胖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慢走是比较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因为可以在减轻体重的同时锻炼腰部。但对于合并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道路和控制行走时间,避免加重膝关节负担。
三、训练注意事项
1.避免的情况
训练过程中要避免突然的扭转腰部、大幅度的弯腰等动作,这些动作可能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例如,不要突然弯腰去搬重物,在训练时要缓慢进行动作转换。
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且伴有严重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在进行训练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训练,避免自行训练导致病情加重。
2.不同人群特殊注意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骨骼肌肉强度降低,训练时更要注重安全性,训练强度和时间要严格控制在自身耐受范围内,可选择更温和的训练方式,如更缓慢的慢走、幅度更小的猫式伸展等。同时要注意训练环境,避免在湿滑等容易摔倒的环境中训练,防止摔倒后加重腰椎损伤。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身体状态特殊,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相对更敏感,此时训练要适当调整强度和项目,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核心肌群训练等,可选择一些轻柔的柔韧性训练。在孕期的女性,由于身体重心改变等原因,一般不建议进行增加腰椎压力的训练,产后也要在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始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