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有局部因素如菌斑牙石堆积、牙龈局部炎症、不良修复体、刷牙方法不正确、局部过敏反应、牙龈外伤和全身因素如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其他全身疾病等原因,治疗分局部治疗即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药物治疗和全身治疗即针对全身疾病治疗、补充维生素C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牙龈出血应对有差异。
一、牙龈出血的原因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症状之一,原因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
局部因素
菌斑、牙石的堆积:口腔卫生不佳时,菌斑会不断堆积,逐渐矿化形成牙石,它们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引起牙龈出血。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菌斑、牙石堆积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可能导致菌斑、牙石堆积引发牙龈出血;而一些有吸烟习惯的成年人,烟草中的成分会促进菌斑、牙石的形成,加重牙龈的刺激。
牙龈的局部炎症:如牙龈炎,主要是由于牙龈组织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反应,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青春期人群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发生青春期牙龈炎,导致牙龈出血;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改变,也容易出现妊娠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出血。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不断摩擦牙龈,引起牙龈的炎症和出血。比如,老年人佩戴的假牙如果制作不合适,就可能长期刺激牙龈导致出血。
刷牙方法不正确:使用过硬的牙刷、刷牙力度过大或采用不正确的横刷法等,都会损伤牙龈组织,引起出血。例如,很多人刷牙时用力较大,尤其是儿童如果家长没有教导正确的刷牙方式,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局部过敏反应:接触某些过敏原时,牙龈组织发生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出血。比如,对某些牙膏中的成分过敏的人群,使用该牙膏后可能出现牙龈出血。
牙龈外伤:进食过于坚硬的食物、外力碰撞等导致牙龈受伤,也会引起出血。比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碰撞到牙齿,或者进食坚果等硬物时损伤牙龈。
全身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而且往往出血不易止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也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
内分泌紊乱:在青春期、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引起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导致牙龈出血。例如,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
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感染,进而导致牙龈出血;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
二、牙龈出血的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通过洗牙清除菌斑、牙石,对于有不良修复体的情况,需要重新制作合适的修复体。例如,洗牙是治疗牙龈炎、预防和治疗牙龈出血的常用方法,一般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洗牙,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内的菌斑和牙石,减轻牙龈炎症。
药物治疗:对于牙龈炎症较重的患者,可以局部使用药物,如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龈沟,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还可以使用碘甘油等药物涂抹在牙龈缘,帮助消炎。
全身治疗
针对全身疾病的治疗:如果牙龈出血是由全身疾病引起的,如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化疗等针对白血病的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使血糖达标,从而改善口腔牙龈出血的状况。
补充维生素C等:对于因维生素C缺乏引起牙龈出血的情况,需要补充维生素C。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必要时可以服用维生素C片剂。但儿童补充维生素C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摄入。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牙龈出血的应对也有差异。儿童出现牙龈出血,家长要格外重视,帮助其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刷牙方法等;妊娠期女性出现牙龈出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在医生指导下处理牙龈问题;老年人出现牙龈出血,要考虑是否有全身疾病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全身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