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可通过症状表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体格检查(压痛、特殊试验)、影像学检查(超声、MRI)及病史评估(过度使用、外伤史、基础疾病)来判断,症状上有局部及静息痛、肿胀、活动受限,体格检查有压痛及特殊试验阳性,超声和MRI可辅助诊断,病史需考虑过度使用等情况。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局部疼痛:肌腱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病变肌腱部位的疼痛,通常在活动该肌腱相关关节时疼痛会加重。例如,跟腱炎患者在行走、跑步或踮脚时,跟腱部位会出现疼痛;网球肘患者在肘关节外侧,也就是桡侧腕短伸肌肌腱附着处会有疼痛,且在做拧毛巾、端杯子等手部伸腕动作时疼痛明显加重。不同部位的肌腱炎疼痛特点可能有所差异,但都与肌腱的活动相关。
静息痛:部分患者在休息时也可能会有疼痛,尤其是病情较严重时,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2.肿胀
肌腱炎症部位会出现肿胀,可通过肉眼观察或触摸发现。例如,肩袖肌腱炎时,肩关节周围可能会有肿胀表现,局部皮肤可能会有轻微的隆起,触摸时能感觉到组织增厚、肿胀。肿胀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组织液积聚引起的。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肌腱炎症导致的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相应关节的活动受限。比如,屈肌腱腱鞘炎患者,手指屈曲和伸直活动会受到限制,严重时可能出现弹响指或扳机指,手指难以正常屈伸。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肌腱在腱鞘内的正常滑动,从而限制了关节的活动范围。
二、体格检查
1.压痛
医生会对怀疑肌腱炎的部位进行压痛检查。在病变肌腱的附着点或肌腱走行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例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时,在肩关节前方的结节间沟处按压会有明显压痛。通过压痛的部位可以初步判断可能受累的肌腱。
2.特殊试验
网球肘试验(Mill试验):患者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关节伸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肘关节外侧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可能患有网球肘,也就是肱骨外上髁炎,是伸肌总腱起点处的肌腱炎症。
屈肌腱腱鞘炎试验:对于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医生可以通过屈曲患指并按压掌指关节掌侧,然后突然伸直患指,若诱发弹响或疼痛,则提示屈肌腱腱鞘炎。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肌腱的形态、结构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在肌腱炎时,超声下可观察到肌腱增厚、回声不均匀,有时还能发现肌腱周围有积液等情况。例如,跟腱炎时超声可显示跟腱增厚,回声减低,跟腱周围可能有液性暗区。超声检查具有方便、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实时观察肌腱的动态变化,是诊断肌腱炎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2.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于肌腱炎的诊断也有较高的价值。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肌腱的细微结构,对于肌腱炎早期的水肿、肌腱纤维的损伤等情况能够更敏感地发现。在肌腱炎时,MRI表现为肌腱信号异常,肌腱增厚,周围组织可能有水肿等改变。例如,肩袖肌腱炎在MRI上可显示肩袖肌腱的信号改变,以及是否存在撕裂等情况。不过,MRI检查相对超声来说费用较高,且对于一些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四、病史评估
1.过度使用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度使用某一肌腱的情况。比如,长期从事需要频繁屈伸手指工作的人容易患屈肌腱腱鞘炎;运动员如果训练强度过大、训练方法不当,容易出现跟腱炎、网球肘等肌腱炎情况。例如,羽毛球运动员由于频繁的挥拍动作,容易导致肩部的肌腱炎,尤其是肩袖肌腱炎。
2.外伤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肌腱相关的外伤史。急性的外伤可能会导致肌腱的损伤,进而引发肌腱炎。例如,突然的暴力牵拉可能会导致肌腱的部分撕裂,之后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肌腱炎的情况。一些慢性的劳损性外伤,虽然没有明显的急性损伤表现,但长期的微小损伤积累也可能导致肌腱炎。
3.基础疾病
某些基础疾病也可能增加肌腱炎的发生风险。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肌腱,容易出现肌腱炎的情况;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等原因,也可能影响肌腱的血供和代谢,增加肌腱炎的发生几率。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肌腱炎的发生风险和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判断是否得了肌腱炎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