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含固定胸廓、镇痛、呼吸管理,手术有适应证和方式,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疾病者各有注意事项,儿童多青枝骨折保守为主要选合适固定器具加强呼吸管理,老年愈合弱易并发病要防并发病加强营养支持手术需评估心肺等,女性胸带固定要注意松紧度镇痛选药要谨慎,有基础病者要针对基础病重视相关管理监测指标。
一、保守治疗
1.固定胸廓
对于单根单处肋骨骨折,一般采用胸带固定等方法,通过限制胸廓过度活动来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胸带固定可以减少骨折断端的摩擦,稳定骨折部位,利于骨折修复。例如,临床研究表明,胸带固定能够有效降低肋骨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且有助于维持胸廓的正常形态和呼吸功能。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形成连枷胸的患者,需要进行更有效的胸廓固定。可以使用牵引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等方式,以恢复胸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镇痛治疗
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例如,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在肋骨骨折患者的镇痛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且相对安全,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性别及病史的患者中需谨慎使用,如胃肠道疾病患者可能需要权衡利弊。
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局部神经阻滞等方法,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
3.呼吸管理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以防止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咳嗽的指导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家长协助正确的咳嗽方法,避免因咳嗽力度不当影响痰液排出。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更要重视呼吸管理,可通过翻身、拍背等辅助措施帮助痰液排出。同时,可采用深呼吸训练等方法,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胸廓正常运动和骨折愈合。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肋骨骨折合并有严重的胸腔脏器损伤,如大量血胸、气胸等,且经保守治疗无法改善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肋骨骨折导致肺组织严重损伤,引起大量持续性出血或气胸难以通过保守方法缓解,此时手术修复骨折并处理胸腔脏器损伤是必要的。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的严重连枷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以采用钢板内固定等方式,恢复胸廓的稳定性,改善呼吸功能。
2.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用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断端,以达到稳定骨折、促进愈合的目的。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和风险评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骨骼处于发育阶段,手术时更要注意对骨骼生长的影响;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需要在术前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肋骨骨折后,由于其骨骼弹性较大,骨折多为青枝骨折,保守治疗为主。在固定方面,要选择合适的固定器具,避免过紧影响儿童胸廓发育。同时,儿童的呼吸管理更为重要,要加强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因为儿童的呼吸道较窄,痰液更容易堵塞呼吸道。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肋骨骨折后,愈合能力相对较弱,且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于保守治疗的老年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维持骨骼健康。在手术治疗方面,要充分评估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手术能够耐受。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肋骨骨折后,在胸带固定等治疗时,要注意胸带的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乳房血液循环等。在镇痛治疗中,要考虑到女性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为敏感,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对胃肠道的刺激在女性患者中可能表现不同,需谨慎选择镇痛药物。
4.有基础疾病患者
对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肋骨骨折后更要重视呼吸管理,防止基础疾病加重。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治疗时要注意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术前术后要加强心血管方面的监测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