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根浅脱发由多种因素引起,遗传因素可致如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等;内分泌失调包括雄激素、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毛囊;营养不良涉及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烫染、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均会作用;疾病因素有脂溢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等可引发,儿童和女性患者因自身特点需特别关注相关因素。
内分泌失调
1.雄激素水平异常:雄激素过多可能会引起发根浅脱发。例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导致脱发,表现为头顶毛发稀疏,发根相对变浅。女性体内雄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和卵巢分泌,当雄激素水平失衡时,会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使毛囊微小化,毛发变得细软,发根变浅。
2.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对毛发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减缓,毛发的生长周期延长,毛发变得干燥、脆弱,发根变浅,出现脱发症状;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也可能会影响毛囊的正常代谢,引起脱发,表现为头发稀疏,发根浅。
营养不良
1.蛋白质缺乏: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导致头发变得干枯、脆弱,发根变浅,容易出现脱发。例如,一些节食减肥的人群,如果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族对头发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缺乏维生素B族会影响毛发的生长代谢,导致发根浅脱发。例如,长期酗酒的人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族缺乏,进而引起脱发;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与脱发有关,维生素D可以影响毛囊的分化和生长,缺乏时可能导致毛囊功能异常,发根变浅。
3.矿物质缺乏:铁、锌等矿物质缺乏也会导致发根浅脱发。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贫血,影响毛囊的血液供应,使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出现发根浅、脱发的情况;锌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对毛囊的生长和修复有重要作用,缺锌会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导致毛发脱落,发根变浅。
不良生活方式
1.过度烫染:频繁地烫染头发会对头发造成损伤。烫染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头发的角质蛋白结构,使头发变得脆弱、易断,发根也会受到影响,变得浅而细。例如,一些爱美的女性经常进行烫染操作,时间长了就可能出现头发稀疏,发根浅的现象。
2.长期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失调会进而影响毛囊的生长环境,导致发根浅脱发。熬夜还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释放应激激素,对毛囊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毛发的生长周期紊乱,出现脱发情况。
3.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会使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毛囊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供应,导致毛囊萎缩,发根变浅,引发脱发。例如,一些面临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的人群,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焦虑,进而导致脱发问题。
疾病因素
1.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头皮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患者头皮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毛囊受损,影响毛发的生长,使发根变浅,头发变得油腻、稀疏。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有关,炎症会破坏毛囊周围的环境,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
2.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和毛发。患者可能会出现脱发症状,表现为头发稀疏,发根浅,同时还可能伴有皮肤红斑、关节疼痛等其他症状。自身抗体攻击毛囊相关组织,导致毛囊受损,影响毛发的生长和发根的状态。
3.贫血:如前面所说,贫血会导致毛囊血液供应不足,使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出现发根浅脱发的情况。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不同类型的贫血都可能通过影响毛囊的营养供应来引发脱发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发根浅脱发可能与营养不良、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先天性毛发发育不良的情况)、某些先天性疾病等有关。儿童如果出现发根浅脱发,需要特别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保证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充足供应,同时要避免过度刺激头发,如频繁烫染等。如果是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女性患者,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月经周期、怀孕、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对内分泌的影响,这些时期内分泌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发根浅脱发情况的出现或加重,需要特别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