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表现有典型动作如躯体前倾喉咙发力、呕吐物分未消化食物、黄绿色胆汁、血性等,伴随消化系统(腹痛、腹泻)、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症状,原因包括生理性的婴幼儿喂养不当、妊娠、过度饮酒和病理性的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性感染、代谢紊乱等,婴幼儿需密切观察呕吐及精神状态,妊娠期女性呕吐严重需补水或就医,老年人呕吐要警惕消化系统肿瘤需检查。
一、呕吐时的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典型动作表现:呈现躯体前倾、喉咙发力等动作,是胃部肌肉收缩推动胃内容物经口腔排出的过程,可突发且具有一定规律性。
2.呕吐物特征:
未消化食物:多因进食后短时间内呕吐,胃内食物未充分消化,呕吐物可见未嚼碎或部分消化的食物形态。
黄绿色胆汁:当发生胆汁反流时,胆汁混入呕吐物,使呕吐物呈黄绿色。
血性呕吐物:若消化道存在出血情况,呕吐物可带有血色,可能为鲜血或咖啡色样物质(陈旧性出血表现)。
(二)伴随症状
1.消化系统相关:
腹痛:与呕吐同时出现时,可能提示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时除呕吐外常伴腹痛,疼痛部位因具体疾病而异,如胃溃疡腹痛多在上腹部偏左等。
腹泻:呕吐伴腹泻常见于急性胃肠炎,病原体感染胃肠道后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
2.神经系统表现:
头痛:若呕吐伴随头痛,需警惕颅内病变,如脑膜炎时炎症刺激脑膜可引发头痛并伴有呕吐。
嗜睡:神经系统病变导致颅内压升高等情况时,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表现,如颅内肿瘤患者可能因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增高,除呕吐外还可伴有嗜睡。
3.其他:
发热: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呕吐常伴随发热,如肺炎时肺部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出现发热伴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时也可因感染波及相关神经引发发热和呕吐。
二、呕吐的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1.婴幼儿喂养不当: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若喂奶过多、过快,或喂奶后频繁翻动婴儿等,易导致呕吐,这与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相关。
2.妊娠:女性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怀孕早期(约妊娠6周左右)常出现恶心呕吐,一般妊娠12周左右逐渐缓解,这是孕期常见的生理反应。
3.过度饮酒:酒精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应激反应,导致呕吐,长期过度饮酒还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更严重胃肠道问题。
(二)病理性原因
1.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多种因素可引起胃黏膜炎症,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刺激等,炎症刺激胃黏膜导致胃蠕动异常引发呕吐。
胃溃疡:溃疡病灶刺激胃壁,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可导致呕吐,常伴有上腹部周期性疼痛等表现。
肠梗阻: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梗阻部位以上肠道强烈蠕动,引发呕吐,同时伴有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表现,不同类型肠梗阻(如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等)病因不同,但均会出现呕吐症状。
2.神经系统疾病:
脑膜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脑膜,炎症刺激引起颅内压升高,导致喷射性呕吐,还可伴有发热、颈项强直等表现。
颅内肿瘤:肿瘤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增高,进而导致呕吐,多为持续性且可能伴随视力下降、头痛进行性加重等表现。
3.全身性感染:
肺炎:肺部感染时,病原体释放的毒素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呕吐,同时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泌尿系统感染:感染波及相关神经或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时,可能引发呕吐,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4.代谢紊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呕吐、乏力、呼吸深快等表现,血糖常显著升高。
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体内钠含量异常降低影响胃肠道神经肌肉功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还可伴有乏力、精神差等表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
需密切观察呕吐频率、呕吐量及精神状态,若频繁呕吐且呕吐量多,或伴有精神差、哭闹不安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较严重问题,如肠梗阻等,需及时就医,因婴幼儿呕吐可能快速导致脱水等并发症,影响其健康。
妊娠期女性
呕吐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需注意适当补充水分,若呕吐剧烈影响正常进食,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补液等支持治疗,因其呕吐可能影响自身及胎儿营养状况。
老年人
老年人呕吐要警惕消化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因老年人机体反应相对迟钝,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排查病因,如胃镜、腹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早期发现潜在严重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