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病情需判断褥疮分期包括Ⅰ期(皮肤完整有指压不变白红斑)、Ⅱ期(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为开放性溃疡)、Ⅲ期(全层皮肤缺损可见皮下脂肪)、Ⅳ期(全层皮肤及组织缺损伴骨骼等暴露)并评估全身状况如不同年龄营养及疼痛等;局部处理要清洁创面(依分期用生理盐水或合适清创溶液,儿童皮肤娇嫩冲洗压力小)、保护创面(依分期选合适敷料,儿童用儿童专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要定期轻柔翻身(用辅助工具)、对Ⅰ期褥疮轻柔按摩红斑周围促循环(儿童老人力度适中);全身支持治疗需营养支持(依年龄保证摄入,必要时补营养制剂)、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控血糖、心血管病稳心脏);还要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定期翻身拍背促排痰)、泌尿系统感染(保持会阴清洁、适量饮水)。
一、评估病情
1.判断褥疮分期
Ⅰ期褥疮: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好发于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部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生部位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长期侧卧等情况在耳部等部位出现,要注意观察红斑范围、颜色等变化。
Ⅱ期褥疮: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表现为开放性溃疡,基底层粉红,无坏死组织,同样不同年龄段皮肤特性不同,儿童皮肤薄嫩,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谨慎护理。
Ⅲ期褥疮:全层皮肤缺损,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未外露,坏死组织可能存在,形成浅的溃疡。
Ⅳ期褥疮:全层皮肤及组织缺损,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创面可能有坏死组织或焦痂。
2.评估全身状况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要考虑其营养状况对愈合的影响,婴幼儿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褥疮愈合缓慢;老年人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全身抵抗力,增加褥疮处理难度。同时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等,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活动和配合护理的程度。
二、局部处理
1.清洁创面
使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创面,对于Ⅰ期和Ⅱ期褥疮,生理盐水冲洗可去除表面污垢和部分分泌物,儿童皮肤娇嫩,冲洗时压力要小;对于Ⅲ期和Ⅳ期褥疮,可使用合适的清创溶液,如聚维酮碘溶液等,但要注意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溶液。
2.保护创面
使用敷料:根据褥疮分期选择合适敷料,Ⅰ期和Ⅱ期褥疮可使用水胶体敷料等,水胶体敷料能保持创面湿性环境,促进愈合,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选择儿童专用的合适规格敷料;Ⅲ期和Ⅳ期褥疮可使用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等,藻酸盐敷料能吸收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定期翻身
对于所有人群都要定时翻身,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儿童翻身要轻柔,避免擦伤皮肤,根据儿童不同体位,如仰卧、侧卧等交替进行,老年人皮肤松弛,翻身时要注意动作平缓,防止皮肤与床铺摩擦。
可以使用翻身垫等辅助工具,帮助保持正确体位,减轻骨隆突处压力。
2.局部按摩
对于Ⅰ期褥疮,可在红斑处周围进行轻柔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儿童皮肤不能过度用力按摩,老年人皮肤薄,按摩力度也需适中,避免加重皮肤损伤。按摩时以打圈方式,从红斑边缘向中心轻柔按摩。
四、全身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
保证营养摄入:根据不同年龄提供合适营养。儿童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可通过增加乳制品、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摄入;老年人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热量、蛋白质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控制糖分摄入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必要时补充营养制剂:对于营养不良严重的患者,如儿童重度营养不良或老年人长期进食困难,可考虑补充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制剂,但要遵循相应的营养补充原则和方法。
2.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儿童根据年龄有不同标准),通过饮食、运动或药物(注意儿童用药禁忌,优先非药物干预控制血糖)控制血糖;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维持心脏功能稳定,保证全身血液循环良好,利于褥疮部位恢复。
五、预防并发症
1.肺部感染预防
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儿童和老年人都要注意,儿童拍背力度要适当,老年人骨骼脆弱,拍背时部位和力度要合适,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其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2.泌尿系统感染预防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儿童使用柔软的尿布并及时更换,老年人要注意会阴部皮肤护理,适当多饮水(儿童要根据年龄适量饮水,避免过量导致水中毒),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