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前需就医检查确认孕周并做身体检查,术前6-8小时禁食禁水、洗澡保持外阴清洁,手术分负压吸引术(适孕10周内)和钳刮术(适孕10-14周),术后要休息、观察阴道出血、抗感染,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需注意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青少年怀孕者要心理关怀和关注术后恢复,高龄怀孕者术前评估更严格、术后恢复监测更细致。
一、术前准备
1.就医检查
孕周确认:怀孕初期需通过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一般怀孕6-10周适合人工流产。超声检查能明确孕囊大小、位置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小或较大的女性,超声检查都很关键,年龄小的女性可能孕周判断易有误差,年龄大的女性需更准确判断以保障手术安全。生活方式无特殊影响,但要如实告知医生相关病史等情况。
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心电图等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是否有贫血及感染等情况,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手术出血风险,传染病筛查是为了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保障手术环境安全及后续处理等。
2.术前准备事项
饮食:手术前6-8小时需禁食、禁水,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等危险。
个人卫生:术前要洗澡,保持外阴清洁,但手术前晚应避免阴道冲洗上药等,防止阴道内环境改变影响手术操作及增加感染风险。
二、手术方式及过程
1.手术方式选择
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孕10周以内者。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宫腔内妊娠组织吸出。
钳刮术:适用于孕10-14周者,需先扩张宫颈,再用钳夹及负压吸引相结合的方法将妊娠组织取出。
2.手术过程
消毒铺巾:医生会对外阴、阴道进行消毒,然后铺上无菌巾。
探针探宫: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这一步对于不同年龄女性有不同意义,年轻女性宫颈较紧可能操作需更轻柔,年龄大的女性宫颈可能相对松弛但也需准确探测。
扩张宫颈:根据孕周等情况扩张宫颈,从小号宫颈扩张器开始逐渐扩张到合适大小。
吸引或钳刮:负压吸引术时通过吸管将宫腔内组织吸出,钳刮术时用卵圆钳等钳夹组织后再配合吸引等操作将组织清除。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
休息:术后需休息2周左右。年龄小的女性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足够休息保障身体复原,年龄大的女性身体机能相对弱,更需充足休息。休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但也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利于身体恢复。
2.阴道出血观察
出血量:术后阴道会有少量出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出血时间不超过2周。若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出血时间超过2周,需及时就医,可能存在子宫收缩不良或宫腔残留等情况。不同年龄女性对出血的耐受及反应可能不同,年龄小的女性可能对出血更敏感但表述可能不清晰,年龄大的女性自身对身体状况感知更明确,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
3.抗感染
用药: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要遵医嘱按时用药。
4.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时间: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防止感染。性生活可能带入细菌引起宫腔感染等,盆浴易使污水进入阴道引发感染。
四、并发症及预防
1.近期并发症
子宫穿孔:较少见,但在操作不熟练等情况下可能发生,尤其是子宫位置异常等情况时更易出现,手术医生要准确操作避免此类情况。
出血:如前面所述,通过规范操作等可尽量减少出血风险。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表现为术中或术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胸闷等,与手术刺激宫颈及子宫有关,手术中要轻柔操作,可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
2.远期并发症
宫腔粘连:可能导致月经减少、闭经、不孕等,术后要注意休息及个人卫生等,减少感染发生,可降低宫腔粘连发生风险。
慢性盆腔炎:若术后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盆腔炎,出现下腹部隐痛、月经紊乱等,要遵医嘱预防感染,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怀孕者
心理关怀:青少年可能心理压力较大,需有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让其正确面对怀孕及人工流产事宜,同时要保障其隐私等。
术后恢复关注:更要密切关注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因为青少年身体尚在发育中,恢复不当可能对未来生育等产生更大影响,要加强术后随访及健康指导。
2.高龄怀孕者(年龄≥35岁)
术前评估更严格:高龄怀孕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要更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因为高龄女性这些脏器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减退,要保障手术能在身体耐受范围内进行。
术后恢复监测更细致:术后要更密切监测阴道出血、感染等情况,因为高龄女性身体恢复相对慢,且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