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消化系统相关原因包括胃肠道梗阻(机械性和动力性)、急性胃肠炎(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原因有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血肿);其他系统相关原因包含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前庭功能紊乱(梅尼埃病、晕动病)、药物不良反应(化疗药物、某些抗生素)。
一、消化系统相关原因
(一)胃肠道梗阻
1.机械性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狭窄或堵塞,如肠道肿瘤可导致肠腔被肿瘤组织占据而狭窄,小儿可能因肠套叠出现肠道梗阻,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是因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成年人也可能因肠道粘连引发梗阻,既往腹部手术史是常见诱因。
2.动力性梗阻:胃肠道本身的动力功能出现异常,无器质性的肠腔狭窄,如麻痹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情况,患者胃肠道蠕动功能受到抑制,导致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
(二)急性胃肠炎
1.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冬季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儿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细菌感染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常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有关,成年人也易因不洁饮食引发急性胃肠炎导致呕吐。
2.非感染因素:食用刺激性食物、过冷或过热食物等,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的应激反应,导致呕吐,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能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三)消化性溃疡
1.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周期性上腹痛,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进食后不久出现,部分患者会伴有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若溃疡出血,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样。
2.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疼痛特点为空腹痛,即进食后疼痛缓解,也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呕吐后疼痛可暂时缓解。
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原因
(一)颅内感染
1.脑膜炎: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如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患者除了有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表现外,还常出现呕吐,且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儿童患者较为常见,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前囟隆起等。
2.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呕吐可呈喷射性,病情严重程度因病毒种类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
(二)颅内占位性病变
1.脑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肿瘤逐渐增大可引起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呕吐症状,多为喷射性呕吐,还可伴有头痛、视力减退、癫痫发作等症状,儿童脑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呕吐症状往往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2.颅内血肿:头部外伤等原因可导致颅内血肿形成,如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等,随着血肿量的增加,颅内压升高,患者出现呕吐,同时可能有头痛、意识障碍等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因外伤机制不同,发生颅内血肿的情况有所差异,儿童多因意外坠落等外伤引起。
三、其他系统相关原因
(一)内分泌与代谢紊乱
1.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可因大量呕吐导致消化液丢失,或因水分摄入不足等原因引起,患者除了呕吐外,还可能出现乏力、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婴幼儿低钠血症可能表现为嗜睡、拒食等;高钙血症也可引起呕吐,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患者还可能有乏力、便秘、心律失常等表现。
2.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不规范、感染等情况下,患者体内酮体生成增多,出现呕吐,同时伴有呼吸深快、口渴、多尿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二)前庭功能紊乱
1.梅尼埃病:多见于中青年人,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耳闷胀感和呕吐,呕吐多较为剧烈,眩晕发作时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晕动病:常见于乘车、乘船、乘飞机等情况,由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不规则的机械性刺激,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引发呕吐,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乘车时间过长或车内环境不佳等因素诱发晕动病出现呕吐。
(三)药物不良反应
1.化疗药物: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很多化疗药物可引起呕吐不良反应,这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呕吐机制与药物刺激胃肠道化学感受器触发区等有关,不同化疗药物引起呕吐的程度和特点有所不同。
2.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等,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相对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