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原因包括女性因素如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男性因素如精液异常、生精功能障碍,双方共同因素如免疫因素、不明原因不孕;治疗方面女性不孕有促排卵、输卵管疏通、子宫因素治疗,男性不孕有精液异常、生精功能障碍治疗,还有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适用于不同不孕不育情况且各有特点。
一、不孕不育的原因
(一)女性因素
1.排卵障碍
年龄因素: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尤其是35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质量下降,排卵异常的发生率增加。例如,研究表明,35-39岁女性的自然受孕率明显低于25-29岁女性。
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引起排卵障碍的内分泌疾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失调,导致卵泡发育异常,不能正常排卵。
2.输卵管因素
输卵管炎症:盆腔炎等炎症可引起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比如,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史等都可能增加输卵管炎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导致不孕。
输卵管发育不良:如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等,也会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阻碍受精卵的运输。
3.子宫因素
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等,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改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利于胚胎着床。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约30-50%合并不孕。
(二)男性因素
1.精液异常
精子数量异常:少精子症(精子数量少于15×10/ml)或无精子症可导致男性不育。长期吸烟、酗酒、接触放射性物质等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会影响精子的生成。
精子活力低下:弱精子症是指精子前向运动能力低下,常见原因有精索静脉曲张,它可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生殖系统感染也会影响精子的活力。
2.生精功能障碍
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等遗传因素可导致生精功能障碍。
后天因素:长期高温环境、接触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会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
(三)双方共同因素
1.免疫因素
抗精子抗体:男女双方均可产生抗精子抗体,女性生殖道的局部免疫反应可使精子凝集、制动,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男性抗精子抗体可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功能。
其他免疫异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生殖系统等,也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2.不明原因不孕
约有10-15%的不孕不育夫妇经过详细检查后仍不能明确病因,可能涉及复杂的免疫、内分泌或其他尚未被认识的因素。
二、不孕不育的治疗
(一)女性不孕的治疗
1.促排卵治疗
对于排卵障碍的患者,可使用药物促排卵,如克罗米芬等。药物通过调节内分泌,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但使用促排卵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要注意年龄较大或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的患者,需密切监测卵泡发育情况,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2.输卵管疏通治疗
对于输卵管粘连、堵塞的患者,可采用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同时进行疏通,或通过腹腔镜下输卵管粘连松解术、输卵管吻合术等手术方法恢复输卵管的通畅性。对于输卵管病变严重、无法疏通的患者,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3.子宫因素的治疗
子宫畸形患者可通过手术矫正子宫形态;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如子宫内膜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等。
(二)男性不孕的治疗
1.精液异常的治疗
对于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进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生殖系统感染患者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可辅助使用一些改善精子质量的药物,如抗氧化剂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生精功能障碍的治疗
先天性因素导致的生精功能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后天因素引起的生精功能障碍,需脱离不良环境,同时可尝试使用一些促进生精的药物,但疗效个体差异较大。
(三)辅助生殖技术
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适用于多种不孕不育情况,如输卵管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男性因素不孕等。该技术是将卵子和精子取出体外,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受精形成胚胎,然后将胚胎移植入女性子宫腔内。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和数量下降,IVF-ET的成功率也会降低,一般35岁以下女性的成功率相对较高,而40岁以上女性成功率明显降低。
2.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主要用于严重男性因素不孕,如重度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无精子症等。通过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射入卵母细胞浆内,使其受精,提高受精率。
3.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对于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夫妇,可在胚胎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检测,选择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这对于有特殊病史(如家族中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夫妇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传递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