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有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特点,儿童肠炎腹痛多脐周、腹泻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易恶心呕吐、细菌感染多中高热、脱水分轻中重且表现不同;成人肠炎腹痛部位因类型而异、腹泻因病因不同有差异、恶心呕吐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病毒引起多低热或中度发热、脱水轻中重表现不同,婴幼儿肠炎早期症状不典型需密切关注,老年人肠炎早期症状易被掩盖且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正确认识肠炎早期症状对不同年龄人群诊治重要。
一、腹痛
(一)儿童肠炎腹痛特点
儿童肠炎时腹痛表现多样,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常表现为哭闹不安,多为脐周疼痛,这是因为肠道主要集中在脐周部位。例如感染性肠炎中,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从而引发脐周腹痛,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以频繁哭闹来提示腹痛。
(二)成人肠炎腹痛特点
成人肠炎腹痛部位相对较明确,可因肠炎类型不同有所差异。如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肠炎,腹痛多在下腹部,且有一定规律,排便前腹痛加剧,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这是由于炎症刺激直肠和乙状结肠,导致肠管蠕动增强,排便前蠕动加剧引起腹痛,排便后局部刺激减轻。
二、腹泻
(一)儿童腹泻特点
儿童肠炎腹泻症状较为明显,粪便性状改变显著。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多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这是因为病毒感染肠道后,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使肠道大量分泌液体,同时吸收功能受损,导致粪便呈水样。比如轮状病毒肠炎,好发于6-24个月婴幼儿,腹泻症状典型为水样便,量多。
(二)成人腹泻特点
成人肠炎腹泻情况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果是急性细菌性肠炎,腹泻粪便可带有黏液、脓血,排便次数也较多,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像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炎,除了腹泻,粪便中可能可见黏液和少量脓血,这是由于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进而出现黏液脓血便。
三、恶心呕吐
(一)儿童恶心呕吐情况
儿童肠炎时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当肠道受到炎症刺激时,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例如诺如病毒引起的肠炎,除了腹泻,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婴幼儿可能在腹泻前就出现呕吐,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影响了胃肠道的整体功能,导致胃蠕动紊乱,出现恶心呕吐。
(二)成人恶心呕吐情况
成人肠炎出现恶心呕吐时,可能与肠炎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如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先出现恶心,随后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影响了胃肠的神经调节,使得胃排空延迟,从而引起恶心呕吐。
四、发热
(一)儿童发热表现
儿童肠炎时发热情况因感染病原体不同而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多为中度至高热,体温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例如沙门菌肠炎,患儿除了有腹泻、腹痛症状外,常伴有发热,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产热增加,出现发热。
(二)成人发热表现
成人肠炎发热一般相对儿童来说,热度可能相对较缓。如果是病毒性肠炎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8.5℃左右。比如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肠炎,发热程度一般不是很高,同时伴有腹泻等肠道症状。
五、脱水表现
(一)儿童脱水表现
儿童肠炎发生脱水时,根据脱水程度不同表现不同。轻度脱水时,儿童可能表现为尿量减少,皮肤弹性稍差,前囟、眼窝轻度凹陷;中度脱水时,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口唇干燥,精神萎靡;重度脱水时,患儿出现无尿,皮肤弹性极差,前囟、眼窝深陷,哭闹无泪,精神极度萎靡,甚至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这是因为儿童身体含水量相对较高,肠炎导致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后,脱水对其循环系统等影响更为明显,年龄越小,脱水越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二)成人脱水表现
成人肠炎脱水时,轻度脱水可能仅有口渴、尿量减少;中度脱水时除了口渴、尿量减少,还可出现皮肤弹性减退,眼窝稍凹陷;重度脱水时,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这是由于成人的体液调节和循环代偿功能与儿童不同,重度脱水时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婴幼儿肠炎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关注。如果发现婴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轻度腹泻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容易出现脱水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在喂养方面要注意卫生,奶瓶、奶嘴等要严格消毒,避免肠道感染的发生。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肠炎早期症状可能被其他基础疾病掩盖。老年人肠炎时,发热可能不明显,腹泻症状也可能较轻,但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对肠炎导致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的调节能力下降,所以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补液等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总之,正确认识肠炎的早期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的诊治都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干预,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