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与诊断包括详细采集压缩性骨折病史、体格检查及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情况;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卧床休息、止痛、抗骨质疏松)和手术治疗(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康复护理分早期(卧床时四肢运动)和后期(坐起下床后平衡、步态及腰背肌训练);预防措施有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补钙维D、适当运动)、环境改造(消除居住危险因素)、定期体检(查骨密度及时干预)。
一、评估与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老年人压缩性骨折的受伤机制,如跌倒、轻微外力等情况,了解受伤时间、疼痛部位、程度等。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老年人更需重视,因为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压缩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之一,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会影响骨折的治疗及预后判断。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骨折部位的压痛、畸形等情况,初步判断骨折的大致位置和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诊断压缩性骨折的常用方法,可明确骨折的部位、压缩程度等基本情况,能看到椎体的形态改变,如椎体前缘或整个椎体的压缩情况。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压缩性骨折或需要更清晰了解椎体内部结构、是否有骨块突入椎管等情况有重要价值,能更精准地显示椎体骨折的细节,如是否存在椎体后壁的骨折以及对椎管的影响等。
MRI检查:不仅可以显示骨折情况,还能判断骨折是新鲜还是陈旧性的,因为不同时期的骨折在MRI上有不同的信号表现,这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同时还能评估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适用于压缩程度较轻、无神经症状的老年人。一般需要严格卧床6-8周,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以帮助恢复椎体高度。但长期卧床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要加强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协助患者翻身,进行下肢的被动活动等。
止痛治疗:可根据疼痛程度选用合适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注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选择药物时要权衡利弊。同时,也可配合一些物理止痛方法,如局部热敷等,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抗骨质疏松治疗:压缩性骨折往往与骨质疏松相关,所以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重要环节。常用的药物有钙剂、维生素D制剂以及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等。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骨代谢。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比如对于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要谨慎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对于疼痛明显、压缩程度较重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人可考虑该手术。手术是通过向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达到强化椎体、缓解疼痛的目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骨水泥渗漏等情况,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安全性在不断提高。对于老年人来说,手术可以帮助尽快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术前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该手术不仅可以恢复部分椎体高度,还能减少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通过球囊扩张椎体后再注入骨水泥,在恢复椎体高度的同时强化椎体。同样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全身状况,如是否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手术的可行性和预后。
三、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在卧床期间就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如进行四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上肢,可以进行握拳、屈伸等运动;对于下肢,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踝关节屈伸等运动,每天可多次进行,每次运动的幅度和强度逐渐增加。
2.后期康复:当患者可以逐渐坐起或下床活动时,要进行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平衡训练可以从坐在床边开始,逐渐过渡到站立位平衡,然后进行行走训练。步态训练要注意步伐的平稳,可借助助行器等辅助器具,逐步增加活动的时间和距离。同时,要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等,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四、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老年人要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每天可适当晒太阳15-30分钟,但要注意避免暴晒。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抗阻运动有助于增加骨密度。但要注意运动的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再次发生。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在室内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
2.环境改造:老年人居住的环境要消除危险因素,如地面要保持干燥,没有障碍物,厕所和浴室要安装扶手等,防止老年人滑倒受伤,因为滑倒等轻微外力就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发生压缩性骨折。
3.定期体检:老年人要定期进行骨密度等检查,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般建议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预防和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