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方式分开放性和微创手术,前者适用于病情复杂等情况后者适用于病情较轻等情况,术前要完善相关检查并做患者心理和身体准备,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和康复锻炼,特殊人群手术有不同注意事项如老年患者要控制基础疾病等儿童患者手术谨慎妊娠期患者多先保守治疗等。
一、手术方式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二是微创手术。开放性手术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椎间盘突出严重且伴有椎管狭窄等情况的患者;微创手术则包括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对于一些病情相对较轻、突出物局限的患者较为适用,其创伤小、恢复快,但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一)开放性手术
1.适应证:当腰椎间盘突出伴有严重的椎管狭窄、多处椎间盘突出或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神经压迫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多考虑开放性手术。例如,患者出现下肢肌肉力量明显减退、二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神经压迫表现时。
2.手术过程:一般需要在腰部做较大的切口,暴露椎间盘及周围组织,然后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以及部分增生的骨质等,以解除神经压迫。手术中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二)微创手术
1.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适应证:适用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物没有广泛累及椎管,且患者症状主要由单一椎间盘突出引起。比如年轻患者,突出物局限,没有明显的椎管狭窄等情况。
手术过程:通过特殊的通道将椎间孔镜置入,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精准找到突出的椎间盘,然后利用器械将髓核摘除。这种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二、手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X线、CT、MRI等。X线可以了解腰椎的整体结构、有无骨质增生等情况;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I则对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能准确判断神经受压情况。例如,通过MRI可以看到突出的椎间盘是否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及其压迫的程度。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比如,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手术中出血过多,需要在术前进行纠正。
2.患者准备
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家属具体分析手术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预后等,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特别是对于首次面临手术的患者,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因为焦虑情绪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
身体准备:术前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在床上大小便训练等,以适应术后的恢复情况。对于老年人,还要评估其心肺功能,进行相应的心肺功能锻炼,提高手术耐受力。比如,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三、手术后护理及康复
1.术后一般护理
体位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根据手术方式采取合适的体位。开放性手术患者一般需要平卧硬板床,腰部垫薄枕,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少腰部肌肉的牵拉,有利于伤口愈合和神经恢复。微创手术患者体位相对灵活一些,但也需要注意保持腰部的稳定。
伤口观察:密切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果发现伤口有异常渗血、红肿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术后1-3天可开始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即下肢肌肉用力收缩、放松,但不引起关节活动。比如,患者平躺,将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肌肉,坚持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这样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促进下肢肌肉力量的恢复。
中期康复锻炼:术后1周左右,可在佩戴腰围的保护下,逐渐进行坐起、床边站立等活动。然后逐步增加腰部的活动度锻炼,如拱桥运动等。拱桥运动是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数秒后缓慢放下。
后期康复锻炼:术后2-3个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以进行适度的腰背肌锻炼,如小飞燕等。小飞燕是患者俯卧位,双手背后,头部和双下肢同时抬起,像飞燕一样,坚持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通过康复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减少复发的风险。
四、特殊人群手术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手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例如,高血压患者要使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血糖10mmol/L左右。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恢复较慢,容易发生感染等情况。
2.儿童患者
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手术需格外谨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可能会影响腰椎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如严格卧床休息、牵引、理疗等。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神经压迫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时才考虑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脊柱生长影响较小的术式,术后康复锻炼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个性化制定,密切观察儿童术后的脊柱生长情况。
3.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腰椎间盘突出较为少见,但如果发生手术风险较高。手术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手术中的麻醉药物、辐射等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一般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局部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孕妇生活时,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谨慎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手术方案,并在术后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