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医学上称甲真菌病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甲下引起,脚趾患灰指甲原因有直接接触传染(公共场所接触、与患者密切接触)和自身因素(脚部环境、指甲病变损伤、免疫力低下),预防建议有注意脚部卫生(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鞋袜)、避免接触传染源(注意公共场所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增强免疫力(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灰指甲的定义及致病菌
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病变。常见的致病菌有皮肤癣菌中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酵母菌中的念珠菌等,非皮肤癣菌如霉菌等。
二、脚趾患灰指甲的原因
(一)直接接触传染
1.公共场所接触
在公共浴室、游泳池、足疗店等公共场所,由于环境潮湿且人员密集,真菌容易滋生传播。例如,公共浴室的地面、拖鞋等可能带有致病真菌,当脚趾皮肤直接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品时,真菌就有可能附着在脚趾甲周围的皮肤或甲板上。如果皮肤有微小破损,真菌就更容易侵入。儿童由于皮肤相对娇嫩,且在公共场合活动时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相对较多,若不注意脚部卫生,患灰指甲的风险可能增加;而成年人如果经常出入卫生条件较差的公共场所,也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灰指甲。
2.与患者密切接触
与患有灰指甲的人共用毛巾、拖鞋、袜子等个人物品时,也会导致真菌传播。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患有灰指甲,其他成员若共用相关物品,就可能被传染。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通过密切接触被传染上灰指甲。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且伤口愈合能力较差,一旦感染真菌,更易发展为灰指甲。
(二)自身因素
1.脚部环境因素
脚趾长期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患灰指甲。比如,穿不透气的鞋子,如塑料鞋、合成革材质的鞋子,会使脚部汗液不易蒸发,造成局部湿度增加。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脚部出汗较多,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儿童活泼好动,脚部出汗相对较多,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更换干爽的袜子和鞋子,孩子脚趾患灰指甲的可能性会增加;成年人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脚部出汗多且鞋子不透气,也容易引发灰指甲。
2.指甲本身的病变或损伤
指甲受到外伤,如踢伤、砸伤等,会使甲板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真菌更容易侵入。例如,运动爱好者在运动过程中脚趾受到碰撞受伤,若受伤后没有做好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就可能导致真菌感染进而引发灰指甲。老年人由于指甲的质地可能发生变化,变得脆弱易碎,更容易出现指甲损伤,且指甲生长缓慢,一旦感染真菌,病情可能发展相对缓慢但不易治愈。而儿童指甲相对较软,在玩耍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外伤,若外伤后护理不当,也容易感染真菌患灰指甲。
3.免疫力低下
一些全身性疾病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灰指甲的风险。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对真菌的抵抗力极低,更容易感染各种真菌,包括引起灰指甲的真菌。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也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甲真菌病。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者因某些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都可能因免疫力低下而容易患上灰指甲。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也是灰指甲的易感人群之一。
三、预防脚趾患灰指甲的建议
(一)注意脚部卫生
1.保持脚部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清洗脚部,尤其是脚趾间,清洗后要彻底擦干,特别是脚趾缝之间。儿童的脚部清洁需要家长协助,要确保孩子每天洗脚并擦干,选择透气性好的袜子,如棉质袜子,有助于吸汗保持脚部干燥;成年人也应养成每天洗脚换袜的习惯,在运动或大量出汗后及时清洗脚部并更换干爽的袜子和鞋子。
2.定期更换鞋袜
鞋子和袜子要定期更换,避免真菌在鞋袜上滋生。建议每周至少更换2-3次袜子,鞋子也要经常晾晒,以保持内部干燥。儿童的鞋子和袜子由于穿着频率高且出汗多,更要注意定期更换和清洗;成年人如果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大,更要增加更换鞋袜的频率。
(二)避免接触传染源
1.注意公共场所卫生
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尽量不穿公用拖鞋,可自带一次性拖鞋;避免光脚在公共浴室的地面行走。儿童在公共场合活动时,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脚部防护,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成年人在这些场所也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袜子等物品。家庭中要将个人物品分开使用,尤其是有家庭成员患有灰指甲时,更要做到物品专人专用。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教导孩子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成年人也要自觉遵守,避免因共用物品而感染真菌。
(三)增强免疫力
1.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力。儿童要保证饮食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以满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成年人也应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适量运动也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方式,儿童可以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糖尿病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严格控制饮食、合理用药并定期监测血糖;同时要注意脚部的护理,每天检查脚部是否有损伤或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影响免疫力的基础疾病,保持身体健康,降低患灰指甲等真菌性疾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