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症状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可向臀部放射、性质多样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和腰部活动受限;病史及诱因有既往腰部损伤史(急性或慢性)和生活工作姿势因素(长期不良姿势、腰部受寒受潮);体格检查可见腰部肌肉压痛(有固定压痛点及可助判断严重程度和累及肌肉群)和腰部肌肉紧张度异常(肌肉紧张、有条索状改变);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排除其他腰部疾病,MRI可辅助显示腰部肌肉软组织情况。
一、症状表现
1.腰部疼痛
多为反复发作的腰部酸痛或胀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臀部放射,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腰肌劳损,常表现为腰部隐痛,在劳累后疼痛明显加剧。
疼痛性质多样,有的患者是胀痛,感觉腰部发紧;有的是酸痛,像有东西拉扯着腰部。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人可能因突然的腰部扭伤等诱因引发急性发作的疼痛,而中老年人可能是长期慢性积累导致的隐痛。
2.腰部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时受限制,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均可能受到影响。例如,患者难以自如地弯腰系鞋带,或者转身时感觉腰部僵硬,活动不灵活。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如果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的特殊变化,腰部肌肉承受的压力不同,可能更容易出现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久坐不动的人,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因为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容易发生劳损,进而影响活动。
病情较重时,即使是日常的腰部轻微活动,如起床翻身等,也会感到困难。
二、病史及诱因回顾
1.既往腰部损伤史
有腰部急性损伤史,如曾经有过腰部扭伤、拉伤等情况,在损伤恢复后,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康复和锻炼,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可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容易发展为腰肌劳损。例如,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过腰部急性扭伤,之后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和足够的休息,就可能引发腰肌劳损。不同年龄的人既往损伤史的影响不同,儿童如果有腰部外伤,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特别关注后续腰部肌肉的发育情况;老年人既往腰部损伤史可能会因为本身腰椎退变等因素,更容易导致腰肌劳损的发生。
既往有慢性腰部劳损史,比如长期从事需要腰部反复用力的工作,像搬运工、木工等,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出现慢性劳损。对于有此类既往史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腰肌劳损的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
2.生活工作姿势因素
长期不良姿势,如长时间弯腰工作,像在农田里长时间弯腰劳作的农民,或者长期伏案工作且坐姿不正确的办公室职员,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非自然的收缩状态,容易导致腰肌劳损。不同年龄的人群受姿势因素影响不同,儿童如果长时间弯腰驼背看书、写字,可能会影响腰部肌肉的正常发育;老年人长期不良姿势可能会加速腰部肌肉的退变,引发腰肌劳损。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绝对差异,但女性如果经常穿高跟鞋,会改变身体的重心,使腰部肌肉受力不平衡,也容易增加腰肌劳损的风险。
腰部受寒受潮也是诱因之一,比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如在潮湿的矿井下工作的工人,腰部肌肉容易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腰肌劳损。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腰部受寒受潮可能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需要特别注意腰部的保暖和干燥。
三、体格检查
1.腰部肌肉压痛
医生会用手指按压腰部肌肉,寻找压痛部位。一般在腰部骶棘肌处、腰椎横突及髂嵴后部等部位可找到固定的压痛点。例如,在骶棘肌的某一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这有助于判断腰肌劳损的部位。不同年龄的人群压痛表现可能有细微差异,儿童由于身体组织较为娇嫩,压痛反应可能相对较敏感;老年人由于腰部可能存在其他病变,需要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压痛进行鉴别。
压痛点的分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腰肌劳损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累及的肌肉群。如果压痛点较为广泛,可能提示腰肌劳损的范围较广,病情相对较重。
2.腰部肌肉紧张度检查
医生会触摸腰部肌肉,判断肌肉的紧张程度。腰肌劳损患者的腰部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僵硬、条索状改变。比如,用手触摸患者腰部肌肉,能明显感觉到肌肉比正常情况下紧张,弹性降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肌肉紧张度的表现不同,年轻人如果是急性发作的腰肌劳损,肌肉紧张度可能更高;老年人由于肌肉本身的退变,肌肉紧张度的变化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都会表现出肌肉紧张的情况。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变化,腰部肌肉紧张度的改变可能与非孕期不同。
四、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
1.X线检查
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腰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等。在腰肌劳损患者的X线片上,可能会看到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者轻度的骨质增生等表现,但这些表现并不是腰肌劳损特有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X线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的腰椎X线表现与成人不同,需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判断;老年人的X线可能会有更明显的腰椎退变表现,如椎间隙狭窄等,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腰肌劳损引起,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通过X线检查可以初步排除一些其他严重腰部疾病,为腰肌劳损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检查对于腰肌劳损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情况。在腰肌劳损患者的MRI上,可能会看到腰部肌肉有水肿、渗出等改变。例如,能观察到腰部肌肉组织信号的异常,提示肌肉存在损伤和炎症反应。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MRI检查相对安全(在必要时),可以通过MRI来辅助判断腰部肌肉的情况,而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通过MRI检查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腰部肌肉劳损的程度和范围,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