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引起的心肌炎有临床表现特征,包括一般症状如乏力心悸胸闷等、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体征表现有心率异常、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检查特征包含实验室检查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变化、心电图的ST-T改变和心律失常表现、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心动图的心室功能及壁运动异常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的心肌水肿坏死等,年龄因素上儿童患者表现更不典型等、成人相对儿童症状可察觉但检查有差异,性别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生活方式因素中过度运动、吸烟饮酒会影响风险和病情,病史因素中基础疾病会使病情复杂、既往感染史会增加发病风险。
一、临床表现特征
(一)症状表现
1.一般症状:新冠肺炎引起的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例如部分患者会自觉心跳不规则、心慌,活动后上述症状可能加重。在儿童患者中,可能表现为精神差、拒食等非特异症状。
2.严重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严重的心肌炎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出现端坐呼吸,即患者不能平卧,需采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还可能出现下肢水肿,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体循环淤血所致。
(二)体征表现
1.心率异常:可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心率增快时听诊可发现心跳明显加快,心率减慢时可能低于正常范围。
2.心脏杂音:部分患者可能在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这是由于心肌受损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血液流动异常产生杂音。
3.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例如早搏可表现为心脏提前跳动,在心电图上有相应的波形改变。
二、检查特征
(一)实验室检查
1.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指标之一。新冠肺炎患者如果发生心肌炎,血液中肌钙蛋白水平可升高。肌钙蛋白分为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其升高提示心肌细胞受损。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也会出现升高,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当心肌受损时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有助于判断心肌损伤情况。
2.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可能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迅速升高;血沉加快也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这与心肌炎的炎症性病理改变相关。
(二)心电图检查
1.ST-T改变:常见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改变。这些改变反映了心肌缺血、损伤的情况,是心肌电活动异常的表现。
2.心律失常表现:如前面所述,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如频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相应波形改变。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改变:可发现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如射血分数降低。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射血分数一般在50%-70%,心肌炎患者射血分数可低于正常范围。
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肌受损部位的心室壁运动可能减弱或不协调,表现为局部心室壁运动幅度降低等情况。
2.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于心肌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CMR可以发现心肌水肿、坏死等改变,有助于明确心肌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例如通过CMR可以清晰看到心肌内的水肿区域,这是心肌炎炎症反应的表现。
三、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特征
(一)年龄因素
1.儿童患者:儿童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心肌炎时,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等。在检查方面,儿童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可出现肌钙蛋白升高等情况。而且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心肌炎可能更快地导致心功能不全等严重情况,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及时干预。
2.成人患者:成人患者相对儿童来说,症状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表现不同。一般成人的实验室检查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有其相应的诊断标准范围,与儿童有所区别,但核心的心肌损伤指标升高的意义是一致的。在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上,成人和儿童可能有相似的改变,但儿童由于心脏结构和生理特点,在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中的表现可能有其自身特点。
(二)性别因素
目前研究显示性别对新冠肺炎引起心肌炎的特征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一些个体中,可能因性别相关的激素等因素影响,在症状表现或病情进展上有细微差异。例如在同等病情下,女性患者可能在心理状态等方面对病情有一定影响,但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客观检查指标上,男女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特异性差异来区分心肌炎的特征。
四、生活方式与病史因素影响特征
(一)生活方式因素
1.运动情况:既往有过度运动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生心肌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过度运动可能使心脏负担加重,在感染新冠肺炎后,心肌本身已受病毒影响的情况下,更容易诱发心肌炎。而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感染后发生心肌炎时,可能在症状表现上更早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因为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差。
2.吸烟饮酒情况:吸烟饮酒的新冠肺炎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和酒精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加重心肌损伤,使心肌炎的病情更易向严重方向发展。例如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功能,在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心肌炎时,这些因素会使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
(二)病史因素
1.基础疾病: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心肌炎后病情往往更复杂。因为基础疾病已经影响了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再加上新冠肺炎病毒对心肌的损伤,会使心功能恶化更快。例如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压力高,心肌炎导致心功能下降时,血压波动可能更大,更容易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
2.既往感染史:既往有病毒感染史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心肌炎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机体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的一定状态,既往病毒感染可能使免疫系统处于相对敏感或有一定损伤的状态,在新冠肺炎病毒侵袭时,更容易累及心肌引发心肌炎。例如既往有流感病毒感染史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反应可能与没有既往感染史的患者不同,在面对新冠肺炎病毒时,心肌受累的概率可能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