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来源:民福康

室性心律失常有主观感受如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及客观表现如心律不齐、脉搏异常等症状,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有特殊表现,偶发室性早搏多数无明显不适部分有轻微心悸,频发室性早搏主观症状明显,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短症状相对较轻,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症状严重,心室扑动和颤动病情危急需紧急抢救。

一、症状表现

(一)主观感受

1.心悸

患者常自觉心脏跳动不规则、心慌,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发生。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儿童可能表述为“心里乱跳”,成人可能更能明确感觉到心跳的异常节律。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约70%-80%会出现心悸症状,这与心脏电活动紊乱导致心脏泵血功能短时间改变有关。

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时,心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可能在活动后加重,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负荷,进一步影响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性。

2.胸闷

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憋闷感。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胸闷,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等。成人则可明确表述胸部的不适感觉。在室性心律失常时,由于心脏电活动异常,心肌供血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胸闷症状。一般人群中,约50%-60%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胸闷,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心脏储备功能下降,胸闷症状可能更为常见且程度可能更重,因为即使轻微的心脏电活动异常也可能对其心肌供血产生较明显影响。

3.头晕

轻者可能仅感觉头部昏沉,重者可出现站立不稳甚至晕厥。不同年龄段头晕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头晕可能伴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而成人可能表现为平衡感失调。室性心律失常时,心脏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是导致头晕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约30%-40%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对于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脑动脉硬化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时,头晕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其脑供血已经相对不足,再加上心脏输出量的减少,更容易出现脑供血进一步减少的情况。

4.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室性心律失常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乏力。一般来说,约40%-50%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会有乏力表现,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时,乏力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明显,因为其身体对血液供应的需求更高,心脏功能的轻微异常就会对其产生较显著影响。

(二)客观表现

1.心律不齐

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强弱不等,心律规则被打破。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初步判断心律是否正常,室性心律失常时,由于心室提前激动,会出现第一心音强度变化,第二心音可能减弱或消失等情况。例如,室性早搏时,可听到提前出现的心跳,其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听诊时能明显发现这种心律的不规则。不同性别在心律听诊表现上无明显本质差异,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心脏负担可能加重,心律不齐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更仔细的听诊来鉴别。

2.脉搏异常

脉搏可出现间歇脉,即脉搏跳动有规律地出现一次提前的搏动,其后有一较长的间歇。触摸脉搏时能感觉到这种异常节律。对于儿童,由于其脉搏相对较快,触摸脉搏判断间歇脉可能需要更熟练的操作。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约60%-70%可触及脉搏异常,对于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动脉硬化患者,脉搏异常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心电图等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因为外周血管疾病可能干扰脉搏的正常感知。

二、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特殊表现

(一)室性早搏

1.偶发室性早搏

多数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但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心悸,尤其是在注意力集中时更容易感觉到。对于儿童,偶发室性早搏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引起,如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因为儿童心脏处于发育阶段,偶尔的电活动异常可能会随身体发育而自行改善。

2.频发室性早搏

患者主观症状较为明显,心悸、胸闷等症状频繁出现,甚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多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ST段和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对于老年患者,频发室性早搏可能提示存在较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室性心动过速

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小于30秒,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但症状相对较轻。心电图上表现为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心室率通常在100-250次/分。对于年轻、无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与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去除这些诱因后可能会缓解。但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需要警惕病情进展,因为这可能是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信号。

2.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时间超过30秒,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可出现明显的胸闷、头晕、乏力,甚至可能出现晕厥、休克等表现。心电图上可见连续快速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心室率快且规则或略不规则。这种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需要立即进行处理。无论年龄大小,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都需要紧急就医,进行电复律等治疗措施。对于儿童,由于其心脏储备功能差,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很快导致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后果,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救治。

(三)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1.心室扑动

患者病情危急,可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等表现,若不及时抢救,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心电图上表现为规则、宽大而振幅较大的波群,频率通常在200-250次/分。这种情况无论年龄、性别,都是极其危险的急诊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急救措施。

2.心室颤动

是最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呼吸骤停,若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就会死亡。心电图上表现为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的波动,无法识别QRS波群、ST段和T波。这是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的紧急情况,对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是生命的严重威胁,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主要是指心室肌快速、完全不协调收缩,心室无法进行机械性收缩,造成其泵血功能异常的一种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