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腰椎滑脱是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致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致上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的疾病,病因有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分型有按病因分的峡部性、退变性、创伤性、病理性及按滑移程度分的Meyerding分型,临床表现有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及相应体征,诊断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治疗分非手术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无效等情况时考虑,方式依病情等综合判断)。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的一种疾病。

1.病因

先天性发育不良:在胚胎发育时期,椎弓等结构发育异常,导致椎弓峡部缺损等情况,使得椎体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滑脱,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相对多见,与遗传等先天性因素有关,不同性别在此方面并无显著特定差异,主要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等因素决定其发生风险。

创伤:严重的外伤,比如高处坠落、车祸等导致椎体骨折,尤其是峡部骨折,若骨折没有得到良好的修复,就可能引发腰椎滑脱,生活方式中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等)可能增加创伤导致腰椎滑脱的风险,性别方面无明显特殊倾向。

劳损:长期反复的腰部应力集中,如重体力劳动、长时间弯腰工作等,会使腰椎椎体间的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等结构逐渐发生退变,椎间隙不稳定,进而导致椎体滑移,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无论男女)此类风险较高,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能退变,也会使腰椎发生劳损退变的概率增加,年龄越大相对越容易出现因劳损导致的腰椎滑脱。

2.分型

根据病因分型

峡部性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椎弓峡部裂引起,峡部裂可分为先天性峡部裂和疲劳性峡部裂,先天性峡部裂是胚胎发育时椎弓峡部骨化中心未融合所致,疲劳性峡部裂则多因长期反复的应力作用使峡部骨质发生疲劳骨折,最终导致椎体滑脱。

退变性腰椎滑脱: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腰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退变等因素,导致腰椎的稳定性下降,椎体发生滑移,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骨质流失相对男性可能更明显,退变性腰椎滑脱在女性中的发生率可能相对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主要与退变程度相关。

创伤性腰椎滑脱:由急性外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椎体骨折,进而引发滑脱。

病理性腰椎滑脱:是由于某些疾病破坏了椎体的骨质,如肿瘤、感染等,导致椎体稳定性丧失而发生的滑脱,不同疾病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与性别、年龄等关系因具体疾病而异,比如某些骨肿瘤疾病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的发病情况各有不同,但总体是因为病变破坏骨质结构引发滑脱。

根据滑移程度分型(Meyerding分型):将腰椎滑脱分为4度,Ⅰ度是指椎体向前滑移不超过椎体矢状径的1/4;Ⅱ度为向前滑移超过1/4,但不超过2/4;Ⅲ度为超过2/4,但不超过3/4;Ⅳ度为超过3/4。

3.临床表现

症状

腰痛:多数患者有慢性腰痛病史,疼痛可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等,这是因为腰椎滑脱后椎体间的结构异常,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异常应力刺激,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可能在疼痛感受上有个体差异,但总体是由于腰椎结构改变引发的腰部不适。

下肢放射痛:当滑脱的椎体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可从臀部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等部位,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由于神经退变等因素,对疼痛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身体重心等变化影响腰椎受力,从而使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表现有所变化。

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是因为腰椎滑脱导致椎管狭窄,神经受到压迫,行走时神经缺血缺氧加重而出现相应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的行走耐受距离等可能不同,性别对间歇性跛行的发生频率等无特定的显著差异影响。

马尾神经受压症状:严重滑脱时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异常等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后果较为严重,各年龄段、性别都可能发生,不过老年人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症状可能更明显。

体征

腰部畸形:可观察到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滑脱严重时可出现腰部凹陷等畸形表现。

压痛及叩击痛:在滑脱椎体的相应部位有压痛和叩击痛。

下肢神经功能检查异常: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下肢肌力减退、感觉减退等,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相应神经根受压的体征,不同年龄患者的神经功能储备不同,对检查结果的解读需结合具体年龄情况,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腰椎及神经受压情况变化影响检查体征的判断。

4.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腰椎滑脱的基本方法,可以观察椎体滑移的程度、椎弓峡部情况等,通过正侧位X线片能清晰看到椎体的位置关系及椎弓峡部有无病变等,不同年龄患者的X线表现可能因骨骼发育或退变程度不同而有差异,性别对X线表现本身无直接影响,但可能因不同性别常见的病因不同而在X线表现上有间接关联。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椎弓峡部的情况,对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较高,还可以观察椎管、神经根等结构是否受到压迫,年龄较大患者的骨质情况等可能影响CT图像的清晰度,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性别对CT表现无特定影响因素。

MRI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腰椎的软组织情况,如椎间盘、神经根、脊髓等受压情况,对于判断神经损伤程度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等情况不同,MRI表现会有差异,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盆腔等结构变化可能对MRI观察腰椎区域有一定干扰,但可以通过调整检查参数等进行评估。

5.治疗

非手术治疗

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减少弯腰、负重等活动,不同年龄患者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年轻人相对恢复能力较强,但也需合理安排休息,老年人则更需要注意避免加重腰部负担的活动,女性在妊娠或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休息时要考虑自身及胎儿等的情况调整休息姿势等。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等,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暴力按摩导致损伤;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物理治疗时要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调整治疗强度等,比如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牵引力度等要谨慎调整,女性妊娠时牵引等物理治疗需格外谨慎评估风险。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药物代谢等情况,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较弱,用药需更谨慎,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用药要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神经受压症状、滑脱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时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减压术、复位术、融合术等,手术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比如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能更好复位和融合的手术方式,老年人身体耐受性差可能选择相对保守的手术方式,女性在手术前要考虑自身的生理特点,如妊娠、哺乳期等情况对手术时机和方式的影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指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相邻上位腰椎相对下位腰椎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腰椎滑脱手术后可以恢复到以前一样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手术后不可以恢复到以前一样。腰椎滑脱手术是指将椎体固定或者植骨融合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患者腰部的活动范围会有明显的缩小。同时,还会出现由手术创伤引起的疤痕、疼痛或者僵硬感,但是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可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术后的患者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补钙,多吃水果蔬菜。
腰椎滑脱能治好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症可以治好,保守治疗包括卧床2到3天,禁止增加腰部负重运动。病情严重者就得要经过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改善腰椎滑脱。若表现出严重的并发症,表现出神经症状及马尾综合征,那么手术后的效果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腰椎滑脱手术成功率?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症有多种手术方法,但成功率各不相同。成功率在90%以上,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看做手术的医生是否真正完全掌握了手术技术。无论是微创还是开放性手术,手术有效完成后,成功率平均可达90%,甚至有些报道约为97%和98%。每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不同,总体成功率相对较高。
腰椎滑脱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1.腰椎滑脱造成的神经压迫,其实和椎管狭窄有点类似,因为他在滑脱的时候会造成错位,他的椎管容积就会变小,就会造成腰椎管狭窄,也会造成酸胀,麻木和疼痛;2.腰椎滑脱的患者,他的腰椎疼痛程度要比腰椎间盘突出的厉害,表现出腰椎间盘突出了以后,腿部的疼痛要大于腰部。
腰椎滑脱1度如何治疗?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对于腰椎一度滑脱的患者,正常会表现为以腰痛症状为主,治疗方案选择积极的进行保守治疗。比如平时最好不要过度的弯腰拿重东西,防止受到外伤,要以休息为主,带个腰围的保护一下腰部,千万不可以过度的进行推拿、按摩,不然会加重滑脱的,并且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脊髓神经损伤。此外,需要口服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但
为什么都不建议腰椎滑脱手术?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是由腰椎滑脱的程度和病人的症状决定的。腰椎滑脱,如果有严重腰痛和/或下肢神经压迫,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和腰椎前路手术。手术的目的是维持脊柱的稳定,经过减压解除神经压迫,因此改善腰椎的神经症状。
腰椎滑脱怎么治?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的患者可以采取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部分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均可以控制患者的疼痛,如上述药物使用效果一般,也可以酌情考虑采用中枢性止痛药,如曲马多、卡马西平等。此外可以配合按摩、针灸等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病情的恢复。对于保守治疗
腰椎滑脱的锻炼方法?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患者在早期,可以通过拱桥、燕飞、三点支撑等功能锻炼来恢复,同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进行不同强度的锻炼;其次腰椎滑脱患者可以试着练习慢走或者是慢跑,注意活动不要过于剧烈,循序渐进;另外患者在完全恢复之后,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来练习反向的仰卧起坐,反复练习,有利于锻炼腰背部的肌肉。平时练习中
腰椎滑脱的手术成功率有多高?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的手术成功率一般在90%左右。 腰椎滑脱多发于中老年人,通常症状较轻,无明显症状,只有当患者出现腰痛并伴有神经症状时才需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正规且有效的治疗,基本上都能成功融合,成功率一般在90%左右。对于不伴有神经症状的单纯腰痛患者,通常经过保守治疗即可缓解腰疼症状。 患者术后需要在医生指导
腰椎滑脱手术后多久下床?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手术后一般第二天可以下床。 一般情况下患者腰椎滑脱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第二天,可以适当下床站立,通常不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其次,适当下床活动有助于局部关节、肌肉的功能恢复。但是要注意不可以过度活动,防止加重腰椎负担引起疼痛、出血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术后一周左右可以正常生活,恢复期间要注意增加
腰椎滑脱是什么
陈江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是指由先天、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腰椎椎体结构改变,结构不稳,容易引起椎体和椎体之间稳定性异常,主要表现为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出现错位。腰椎滑脱在临床可以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根据腰椎滑脱分度不同,主要可以反映出腰椎滑脱严重程度。另外,临床上腰椎滑脱还可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假性滑脱是影像学有滑脱表现,但患者没有滑脱症状,在
腰椎滑脱的症状
陈江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的症状,首先表现为腰部疼痛,因为腰椎滑脱所反映的是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的腰椎向前或是向后的相对位移。腰椎滑脱会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为了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腰椎的周围肌肉就会不自主的发生肌肉的痉挛。肌肉痉挛则会导致腰痛。腰椎滑脱同时多伴随着腰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甚至是腰椎管狭窄,这一系列的问题会导致腰椎里面的神经、神经根受到挤压,受
哪些锻炼方法适合腰椎滑脱症的患者
张毅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的患者我们建议尽量不负重,即使是拿一二斤重的东西也尽量避免。再一个,不去做腰部旋转、屈曲过深的锻炼。加强腰背肌的锻炼,主要是在卧床的情况下,在俯卧,我们可以做小燕飞、平板支撑、俯卧撑,仰卧的时候可以做臀桥、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站立位我们可以做单杠引体向上,甚至再复杂一点的单杠动作,不做举杠铃这些个负重的锻炼。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腰椎滑脱怎么治疗
孙淑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的治疗需要根据腰椎滑脱的程度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第一、患者腰椎滑脱若为轻度的,如一度或者二度的滑脱,临床症状不严重,一般可以采取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避免腰背部的劳损等,同时可以配合非甾体的抗炎镇痛药物以及缓解肌肉紧张的药物应用等进行治疗。第二、腰椎滑脱程度比较严重的,如为三度或者四度的滑脱,造成腰背部
腰椎滑脱如何治
李云恺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治疗,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如果情况比较轻微,可以进行锻炼,减少局部不良姿势,避免俯身、前倾就坐或者蹲位、工作劳损。锻炼可以三点或五点支撑、小飞燕锻炼,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适当补钙,多晒太阳。针对滑脱引起的酸胀不适,可以应用镇痛、活血化瘀中成药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还可以去正规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理疗、针灸,包括牵引等
腰椎滑脱和腰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
张萌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区别在于两者的发生机制和症状不同,腰椎滑脱大部分是由于椎弓断裂,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退行性变和慢性劳损引起的。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相对轻微,通过积极的保守治疗可以改善和缓解。但是腰椎滑脱会引起脊髓和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腰部疼痛剧烈以及下肢麻木无力,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