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原则包括尽快恢复心肌再灌注、缓解疼痛、防治并发症等。

1.尽快恢复心肌再灌注
这是核心原则,需在发病12小时内(最佳为3-6小时)通过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药物溶栓(如尿激酶等,需遵医嘱使用),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减少心肌坏死范围,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2.缓解疼痛
发病时患者常伴剧烈胸痛,需及时使用吗啡、哌替啶等强效镇痛药缓解痛苦,减轻焦虑情绪。同时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稳定心肌功能,预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防治并发症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如室颤)、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ACEI/ARB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以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