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症状涵盖全身表现与局部损害,具体包括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疼痛与活动受限、脊柱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等。

1.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波动于37.5℃-38.5℃之间,夜间盗汗严重,可湿透衣物。伴随乏力、食欲减退,导致体重持续下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夜啼、性情急躁。
2.局部疼痛与活动受限
病变部位呈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咳嗽或负重时加剧。颈椎结核导致颈部僵硬,胸腰椎结核引发弯腰困难,腰椎结核患者常因疼痛呈“拾物试验”阳性,即弯腰时需屈膝屈髋。
3.脊柱畸形
椎体破坏后形成角状后凸畸形,胸椎结核患者驼背明显,严重者压迫心肺导致呼吸困难。儿童因骨骼发育未完成,畸形进展更快。
4.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受压时出现下肢无力、麻木,甚至截瘫。胸椎结核可能引发双下肢运动障碍,颈椎结核则导致四肢神经功能受损。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脊柱疼痛、低热或进行性消瘦,尤其有结核病史或免疫力低下者,应立即就医进行X线、CT或MRI检查。早期诊断可避免脊髓不可逆损伤,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沉及肝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