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水肿的原因包括血容量增加与激素变化、子宫压迫静脉回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等。

1.血容量增加与激素变化
妊娠6周起血容量逐渐增加,至32~34周达高峰,血浆白蛋白浓度因稀释效应下降,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雌激素水平升高使水钠潴留加剧,醛固酮分泌增加进一步促进钠离子重吸收。此类水肿多发生于下肢,晨起时减轻,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子宫压迫静脉回流
孕晚期子宫体积显著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加。这种机械性压迫使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大,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典型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抬高肢体后水肿可减轻。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理机制涉及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损伤及通透性增加。水肿常从下肢开始,逐渐波及全身,严重者可出现胸腹腔积液。研究显示,子痫前期患者水肿发生率较正常孕妇高3~5倍,需通过血压监测、尿蛋白定量及肝肾功能检查确诊。
4.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基础疾病在孕期可能加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排泄障碍,同时低蛋白血症加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此类水肿常伴眼睑、面部浮肿,尿检可见红细胞、管型等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