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伤口不愈合需通过优化伤口局部处理、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方法改善。

1、优化伤口局部处理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清创方式,如机械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或使用水凝胶、藻酸盐敷料促进自溶性清创。保持伤口湿润环境可加速愈合,避免使用干燥敷料或频繁暴露伤口。对于渗液较多的伤口,可采用负压伤口治疗(VSD)减少细菌定植。更换敷料时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蛋白质缺乏是伤口愈合延迟的常见原因,每日需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及豆制品。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建议每日补充500-1000mg。锌元素可促进细胞增殖,可通过坚果、海鲜等食物补充。若饮食摄入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避免自行滥用保健品。
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骨折部位血供不足会直接影响愈合,可通过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物理手段促进血液循环。每日进行患肢远端关节主动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睡眠时适当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若伤口出现剧烈疼痛、恶臭渗液或全身发热,或经过规范治疗2周无改善,应立即就医复查。日常需避免患肢过度负重,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