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挛缩屈伸不利治疗方法是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与中医调理、药物治疗与局部管理、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等。

1、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
肘关节挛缩早期需通过被动活动、主动屈伸及旋转训练恢复活动度。康复师指导下逐步增加关节伸展角度,避免暴力牵拉。可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机辅助训练,每日多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瘢痕形成。
2、物理治疗与中医调理
热疗、超声波、电疗等物理手段可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针灸取曲池、手三里等穴位,配合艾灸疏通经络;中药熏洗选用伸筋草、透骨草组方,每日熏蒸20分钟。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代谢,每周3-5次,需根据病情调整疗程。
3、药物治疗与局部管理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及炎症,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警惕副作用。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靶向减轻炎症,配合弹性绷带固定关节,日常活动中减少肘部负重,睡眠时保持轻度伸展位。
4、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
严重挛缩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关节松解术、截骨矫形术或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使用CPM机辅助活动,结合渐进式抗阻训练及功能性动作(如推墙、拧毛巾)恢复肌力。术后康复需持续3-6个月,定期复查关节活动度。
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剧、活动度持续恶化或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前往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挛缩程度及病因,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