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包括卧床休息与姿势调整、物理治疗辅助、康复锻炼增强腰背肌、遵医嘱使用药物、手术治疗干预等。

1.卧床休息与姿势调整
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1至2周,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弯腰、久坐、久站,日常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工作时每30分钟起身活动颈部和腰部,做简单拉伸,减轻腰椎压力,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辅助
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物理治疗,如腰椎牵引、针灸、按摩、理疗等,腰椎牵引能拉伸腰椎间隙,减轻对神经的压迫;针灸和按摩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辅助减轻疼痛,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3.康复锻炼增强腰背肌
症状缓解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平板支撑等,增强腰背肌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复发风险,锻炼时动作需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4.遵医嘱使用药物
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甲钴胺片、腰痛宁胶囊等,这些药物需严格按医嘱使用,分别起到缓解疼痛、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的作用,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5.手术治疗干预
对于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症状严重、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异常的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腰椎融合术等,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若治疗期间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加重、行走不稳、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骨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神经损伤加重,影响后续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