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致雄激素性脱发等、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雄激素水平变化、营养不良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疾病因素如脂溢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慢性病、药物副作用、精神因素致内分泌失调毛囊血供不畅、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烫染、熬夜、吸烟、酗酒等。
遗传因素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雄激素性脱发,这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脱发的遗传史,个体患雄激素性脱发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这种遗传因素主要与体内的雄激素受体有关,特定的基因会使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升高,进而导致毛囊逐渐萎缩,头发变细、变软,最终脱落。在男性中较为常见,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头顶脱发等;女性也可能发病,症状相对较轻,多表现为头顶头发稀疏。
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毛发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毛发更新周期延长,头发变得干燥、无光泽,容易脱落;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身体代谢过快,也可能引起脱发。例如,临床中一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脱发症状,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脱发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雄激素水平变化:雄激素在脱发的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除了遗传因素导致的对雄激素敏感外,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雄激素水平异常也会引发脱发。在男性中,正常情况下雄激素维持在一定水平,而如果雄激素分泌过多,或者代谢异常导致雄激素相对过多,就会导致雄激素性脱发。女性体内也有雄激素分泌,当雄激素水平失衡时,也可能出现脱发问题,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出现脱发症状。
营养不良
蛋白质缺乏: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如果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角蛋白的合成,导致头发脆弱、易断裂、脱落。例如长期素食且蛋白质摄入不均衡的人群,容易出现脱发情况。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族对头发的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缺乏维生素B族会影响毛发的正常生长周期,导致头发脱落。例如缺乏维生素B7时,可能会出现头发干燥、无光泽、易断裂等问题。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与脱发有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存在于毛囊细胞中,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
矿物质缺乏:铁、锌等矿物质缺乏也会引起脱发。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供应毛囊,如果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毛囊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影响头发的生长,出现脱发;锌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对毛囊的正常生长和修复有重要作用,缺锌时会影响毛囊的正常代谢,导致脱发。
疾病因素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头皮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患者头皮部位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毛囊受损,影响头发的生长,出现脱发症状。同时,脂溢性皮炎会使头皮油脂分泌增多,表现为头皮油腻、脱屑等。例如一些脂溢性皮炎患者,头皮瘙痒明显,头发逐渐变得稀疏。
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皮肤和毛发。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攻击毛囊,导致毛囊受损,出现脱发症状,通常表现为头发弥漫性稀疏。而且这种脱发往往是病情活动的一个表现,随着病情的控制,脱发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但如果病情复发,脱发可能会再次出现。
其他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肝病、肾病等,也可能导致脱发。例如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身体的内环境紊乱,会影响头发的生长,导致脱发;肝病患者,尤其是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会影响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进而引起脱发。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脱发的副作用。例如抗肿瘤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的增殖较快的细胞产生影响,毛囊细胞属于增殖较快的细胞,所以会受到抗肿瘤药物的影响,导致脱发;一些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等也可能引起脱发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引起脱发的机制不同,有的是直接抑制毛囊细胞的生长,有的是通过影响内分泌等途径间接导致脱发。在使用这些可能引起脱发的药物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头发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明显脱发,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是否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也会导致脱发。当人体处于精神应激状态时,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毛囊收缩,血液循环不畅,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影响头发的生长,导致脱发。例如一些长期面临工作压力、生活挫折的人群,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明显的脱发症状。而且精神因素引起的脱发往往是可逆的,当精神压力缓解后,毛囊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功能可能会逐渐恢复,头发的生长也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精神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脱发可能会持续加重。
不良生活方式
过度烫染:频繁地烫染头发会对头发造成损伤。烫发剂和染发剂中含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头发的角质蛋白结构,使头发变得脆弱、易断裂,长期频繁烫染还可能导致毛囊受损,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出现脱发。例如一些经常去美发店频繁烫染头发的人群,头发会逐渐变得干枯、稀疏。
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人体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熬夜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导致头发脱落。同时,熬夜还会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免疫力下降,也可能间接影响头发的健康。例如一些经常熬夜的年轻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头发变得油腻、容易脱落。
吸烟: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头皮的血液循环,使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头发的营养供应,导致头发脱落。研究表明,吸烟者脱发的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而且吸烟还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进一步加重脱发的风险。
酗酒:过量饮酒会影响身体的营养吸收和代谢功能。酒精会干扰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影响肝脏等器官的功能,进而影响头发的生长。长期酗酒的人,头发往往比较枯黄、稀疏,容易出现脱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