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引起分为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疱疹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分Ⅰ型和Ⅱ型可通过密切接触或性接触传播初发和复发有不同表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为水痘多见于儿童经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免疫力下降可激活引发带状疱疹有相应症状诊断可依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因疱疹类型而异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密切接触、增强免疫力、接种疫苗等。
疱疹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皮肤病。疱疹病毒可分为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等不同类型。
单纯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常引起口周、鼻腔等部位的疱疹,多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例如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疱疹。初发感染时症状相对较明显,可出现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可形成糜烂或溃疡,伴有疼痛等不适。
对于儿童来说,若接触了携带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成人,可能会被感染,比如儿童与患口唇疱疹的成人亲吻后,易在口周出现疱疹。成人中,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情况时,更容易复发单纯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多见于儿童,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儿童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老年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好发于胸背部、腰部等部位。儿童患水痘后,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若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继发细菌感染等情况;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神经痛往往更为剧烈,且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较高。
疱疹的症状表现
单纯疱疹
原发性单纯疱疹:
口周单纯疱疹:开始时局部皮肤有灼热、刺痛感,随后出现红斑,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性小水疱,水疱液起初清澈,之后可变得浑浊,水疱破溃后糜烂、结痂,整个过程大约1-2周可愈合。
生殖器单纯疱疹: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阴茎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宫颈等处,症状与口周疱疹类似,但局部不适感可能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复发性单纯疱疹:
复发部位多在原发病部位,水疱数量较少,症状相对较轻,愈合时间也较短,一般1周左右可恢复,但容易反复发作。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疱疹
水痘:
儿童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同时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开始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溃,周围有红晕,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痂脱后不留瘢痕。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病程中可同时看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
对于婴幼儿,水痘的症状可能相对更不典型,皮疹可能较少,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相对较重,需要密切观察,防止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带状疱疹:
发疹前可有乏力、低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持续1-3天,随后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重要特征,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年龄越大,神经痛越明显,如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疱疹的诊断方法
单纯疱疹
医生通常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例如口周、生殖器部位的簇集性水疱等。对于不典型的病例,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培养、核酸检测等。病毒培养是将水疱液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中,观察病毒生长情况来确诊,但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核酸检测则是通过检测疱疹病毒的核酸来明确诊断,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能较早地诊断出是否感染疱疹病毒。
在儿童诊断单纯疱疹时,要注意与手足口病等其他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相鉴别,手足口病除了口腔、手足部位的疱疹外,还可有臀部皮疹,且由肠道病毒引起,通过病原学检测可区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疱疹
水痘根据典型的皮疹表现,如向心性分布的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一般不难诊断。对于不典型的水痘,可进行疱疹刮片检查,查找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辅助诊断;血清学检查可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抗体,若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支持诊断。
带状疱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即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和神经痛,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但对于不典型的带状疱疹,如仅有神经痛而无明显皮疹时,可能需要进行疱疹病毒核酸检测等进一步明确。
疱疹的治疗原则
单纯疱疹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儿童用手搔抓疱疹部位,防止水疱破溃后感染扩散。
药物治疗:可外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软膏等,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对于症状较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但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一般优先选择外用药物治疗,若病情需要口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疱疹
水痘: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儿童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儿童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同时要注意隔离,防止水痘传播给其他儿童。
带状疱疹:
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新皮疹的出现。对于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要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止痛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对于神经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物,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这些强效止痛药物,多以对症缓解为主。
营养神经治疗:可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疱疹的预防措施
单纯疱疹
避免与单纯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Ⅰ型单纯疱疹患者的疱疹液具有传染性,要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餐具等。对于儿童,要教育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对于成人来说,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单纯疱疹的复发风险。儿童则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户外活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疱疹
预防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避免接触水痘患者,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水痘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若接触了水痘患者,应隔离观察21天。
预防带状疱疹:
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人,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降低发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以维持较好的免疫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