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存在生理性远视因眼球前后径短致光线聚焦视网膜后方,新生儿明显远视3岁仍有6岁接近成人仍处生理范围,其与近视不同,近视是眼球前后径过长等致光线聚焦视网膜前方,学龄前生理性远视随年龄增长度数渐降,过早近视多为异常与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家长需关注视力发育定期检查视力异常及时就医保障眼部健康发育。
儿童在生长发育初期,眼球的前后径较短,这种生理结构特点使得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形成生理性远视。一般新生儿眼球前后径约17mm,呈现明显远视;3岁儿童眼球前后径约22mm,仍存在一定程度远视;到6岁时,眼球前后径接近成人水平(约24mm),远视度数逐渐降低但仍处于生理性范围。与近视的区别及意义
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而学龄前儿童的生理性远视是正常发育过程,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远视度数会逐步降低至正视状态。若学龄前儿童过早出现近视,多为异常情况,可能与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有关。家长需关注儿童视力发育,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若发现视力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以保障儿童眼部健康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