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数达六百度及以上为高度近视,此类人群发生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致盲风险高,其引发的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随度数加深风险升高,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快需定期检控,成年人要防剧烈外伤并定期查眼底,有家族遗传性近视人群需早筛子女,早检早干预可降失明概率。
一、高度近视的界定及致盲风险关联
近视度数≥600度被定义为高度近视,此类人群发生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的风险显著升高,而病理性近视相关的眼底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二、高度近视引发的致盲性并发症及机制
(一)视网膜脱离
随着近视度数加深,眼轴不断延长,视网膜被过度牵拉而变薄,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研究显示,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视力人群。例如,高度近视者眼轴每延长1mm,视网膜脱离风险可增加约2-3倍。
(二)黄斑病变
包括黄斑出血、黄斑劈裂、黄斑新生血管等。高度近视患者中黄斑病变的患病率随度数增加而升高,黄斑区病变会严重影响中心视力,若病变持续进展,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三、不同人群的风险差异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阶段高度近视进展通常较快,眼轴持续延长会加大视网膜被牵拉等并发症的风险。此类人群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密切关注眼轴变化和眼底情况,若近视度数增长过快,应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如佩戴合适的角膜塑形镜等),延缓近视进展。
(二)成年人
成年人高度近视也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因为即使度数稳定,病理性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仍可能逐渐发生。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眼部受外伤等,防止诱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三)有家族遗传性近视人群
家族遗传性近视人群发生高度近视及相关眼底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这类人群除了自身要定期检查外,其子女也应尽早进行视力及眼底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综上,近视度数≥600度的高度近视人群存在较高的致盲性眼底并发症风险,但通过定期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并发症,可有效降低失明的发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