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检查包括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眼压、眼部B超等;手术准备有术前用药、眼部清洁、安排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以准分子激光手术为例有消毒铺巾、制作角膜瓣、激光切削、复位角膜瓣;术后护理包括眼部用药、眼部保护、视力恢复观察、生活方式调整;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各有注意事项。
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等,了解患者当前的视力状况。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检查方法略有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耐心的引导来配合检查。例如,对于学龄前儿童,可通过卡通图案等方式辅助检查视力。
验光:准确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分为散瞳验光和不散瞳验光。散瞳验光适用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因为他们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不散瞳验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验光可以明确近视、远视、散光的具体度数。
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角膜的形态,排除圆锥角膜等角膜病变。角膜的形态对于近视眼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角膜厚度、曲率等有不同要求。
眼压检查:测量眼内压力,排除青光眼等疾病。眼压异常可能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效果。
眼部B超检查:查看眼后节的情况,如视网膜是否有病变等。对于一些高度近视患者,眼部B超检查尤为重要,因为高度近视可能会引起视网膜变性、裂孔等病变。
手术准备
术前用药:通常会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术后感染。一般在手术前1-3天开始使用,按照医嘱规律滴眼。
眼部清洁:手术前要清洗眼部,去除眼部的污垢和油脂,保持眼部清洁。
安排手术时间: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眼部情况,安排合适的手术时间。
手术过程(以常见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为例)
消毒铺巾:医生会对患者的眼部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铺上无菌巾,创造一个无菌的手术环境。
制作角膜瓣:使用角膜板层刀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如果是飞秒激光制瓣,手术过程相对更精确、创伤更小。医生会用激光或器械在角膜表面切割出一个薄而透明的角膜瓣,将其掀开。
激光切削:掀开角膜瓣后,医生会使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根据术前设计的近视度数等参数,精确地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
复位角膜瓣:切削完成后,将角膜瓣复位,角膜瓣会在术后逐渐自行愈合。
术后护理
眼部用药: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等。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一般需要使用数周,具体用药时间和频率遵医嘱。
眼部保护:术后要避免眼部受到外力碰撞,短期内不要揉眼。出门可佩戴太阳镜,减少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视力恢复观察:术后视力会逐渐恢复,在恢复期间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视力的恢复情况以及眼部的恢复状况。一般术后第一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等都需要进行复查,检查视力、眼压、角膜情况等。
生活方式调整:术后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术后用眼注意事项上略有不同,例如青少年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注意控制用眼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18岁以下的儿童由于眼球还在发育阶段,一般不建议进行近视眼手术。如果是特殊情况,如高度近视且有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谨慎考虑,但风险相对较高。儿童术后需要家长更加精心地护理,监督孩子遵守用眼和术后护理的要求。
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有近视眼手术需求,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术后恢复相对年轻人可能会慢一些,需要更密切地观察眼部情况和视力恢复情况。
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大于600度)进行近视眼手术时,风险相对普通近视患者更高。术前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评估视网膜等眼后节的情况。术后要更加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