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视又散光者需精准验光,选合适镜片,保持正确用眼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并定期复查眼部,以掌握屈光状态变化、控制发展。
一、验光配镜
1.精准验光
对于同时有近视和散光的人,首先要进行精准的验光检查。这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或视光师使用综合验光仪等设备,准确测量眼睛的近视度数、散光度数以及散光的轴位等参数。例如,通过客观验光法(如电脑验光)初步获取眼睛的屈光状态,再结合主观验光法(如插片验光)进行精细调整,以确定最适合的矫正度数。不同年龄的人群验光时注意事项不同,儿童由于调节能力较强,可能需要使用散瞳剂来麻痹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验光结果,如12岁以下儿童初次验光通常需要散瞳验光,排除调节因素的干扰;而成年人验光相对受调节因素影响较小,但也需要仔细检查以确保度数准确。
验光环境也很重要,要在光线充足但不刺眼的环境下进行验光,避免影响验光结果的准确性。
2.选择合适的镜片
根据验光结果选择合适的镜片。如果近视度数和散光度数都不高,可以选择普通的树脂镜片等。如果度数较高或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可以考虑选择折射率较高的镜片,如1.67或1.74折射率的镜片,这种镜片相对轻薄,佩戴更舒适。对于散光度数较高的情况,可能需要定制特殊的散光镜片,以确保能够准确矫正散光,提供清晰的视觉。同时,镜片的材质、膜层等因素也会影响佩戴的舒适度和视觉效果,例如一些镜片具有抗紫外线、防蓝光等功能,可以根据个人的用眼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
二、日常用眼习惯
1.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
无论是看书、写字还是使用电子设备,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与书本、电子屏幕的距离应保持在33cm左右(约一尺),身体坐正,背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用眼。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时刻监督孩子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因为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不正确的姿势容易导致近视和散光度数加深。例如,在孩子写作业时,要确保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合适,让孩子的眼睛与书本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提醒孩子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眼睛。
对于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如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的人,要注意屏幕的高度和角度,使屏幕中心与眼睛处于同一水平高度,避免仰视或俯视屏幕,减少眼睛的疲劳。
2.控制用眼时间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建议每隔30-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可以向远处眺望,放松眼睛的睫状肌。例如,可以看向窗外5米以外的景物,每次眺望1-2分钟;也可以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穴位来缓解眼睛的疲劳。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更容易疲劳,所以用眼时间要更短,一般每隔20分钟左右就应该休息一下眼睛。同时,要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并且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适当增加休息的频率。
三、户外活动
1.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对又近视又散光的人非常重要。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风险,对于已经有近视和散光的人也有一定的益处。户外活动时,眼睛可以接触到自然光线,尤其是紫外线能够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的延长,从而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儿童在课余时间要多到户外玩耍、运动,如跑步、踢球等;成年人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晒,但也不要完全遮挡阳光,要保证眼睛能够接收到适量的自然光线。
四、定期复查
1.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又近视又散光的人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验光等眼部检查。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眼睛的屈光状态变化情况,如果度数有明显变化,可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或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眼睛还在发育阶段,度数变化可能较快,所以更要密切关注,每3-6个月就应该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在复查时,除了进行视力和验光检查外,还可以进行眼轴长度测量等检查,了解眼轴的变化情况,因为眼轴延长是近视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复查,能够更好地掌握眼睛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和散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