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矫正方式包括光学矫正(框架眼镜适合各年龄段近视人群需准确验光儿童定期复查,角膜接触镜分软性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软性适合部分青少年需注意佩戴卫生和检查硬性对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有作用验配更严格)、手术矫正(适用于18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人群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基质层矫正近视需满足条件术前检查术后护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适合不适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需严格术前检查术后护理)、视觉训练(眼肌训练通过特定眼部运动训练增强眼部肌肉调节能力需长期坚持专业指导,多焦点视觉训练利用设备缓解视疲劳控制近视进展需专业机构制定个性化方案)、生活方式调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促进多巴胺分泌预防控制近视,合理用眼包括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和改善用眼环境)特殊人群提示婴幼儿不建议过早光学矫正通过观察和调整生活方式预防进展患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的儿童近视患者需综合评估选合适方案。
一、光学矫正
(一)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较为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适合各年龄段近视人群。其原理是通过镜片的屈光力改变光线的折射,使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选择框架眼镜时需进行准确的验光,获取合适的度数、瞳距等参数。对于儿童,要定期复查视力,因为儿童眼睛的屈光状态可能会随生长发育发生变化,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视力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二)角膜接触镜
1.软性接触镜:分为日抛、周抛、月抛等不同更换周期。对于一些近视度数稳定、眼部健康的青少年可考虑佩戴,但需要注意佩戴卫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佩戴和护理,每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8-10小时,并且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查看是否有角膜缺氧、感染等情况。
2.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RGP对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有一定作用,其特殊的材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减少角膜缺氧的发生风险。验配RGP需要更严格的检查,包括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等,以确保合适的适配。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儿童,RGP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同样需要注意眼部卫生和定期复查。
二、手术矫正(适用于18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的人群)
(一)准分子激光手术
通过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该手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角膜厚度足够、近视度数稳定等。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等多项检查,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需要按照医嘱使用眼药水,注意眼部休息和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碰撞眼部,一般术后视力可较快恢复,但仍需定期复查。
(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
对于一些不适合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可考虑ICL手术。该手术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不切削角膜。术前同样需要进行严格的眼部检查,包括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也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复查。
三、视觉训练
(一)眼肌训练
通过特定的眼部运动训练,如眼球上下左右转动、聚焦远近物体等训练,有助于增强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对于儿童近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眼肌训练,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比如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但眼肌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一定效果,并且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训练方法正确。
(二)多焦点视觉训练
利用特殊的视觉训练设备,让眼睛适应不同距离的视觉刺激,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和控制近视进展。例如一些基于视知觉学习原理的训练方法,通过特定的图像或视觉任务来刺激大脑视觉中枢和眼部肌肉,促进视觉功能的改善。对于儿童近视患者,多焦点视觉训练可以作为辅助矫正手段,但同样需要在专业机构进行,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大量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户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儿童。户外活动时,眼睛能接触到自然光线,有助于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可以抑制眼球的伸长,从而预防和控制近视。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在课余时间多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打球等。
(二)合理用眼
1.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儿童在看书、写字、使用电子设备等近距离用眼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一般建议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等。
2.改善用眼环境:保证读写时的光线充足、均匀,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时,要注意屏幕的亮度、对比度适中,保持适当的观看距离,一般距离屏幕30-50厘米左右。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近视,由于其眼部发育尚未成熟,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光学矫正等干预措施,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近视进展。家长要注意婴儿的用眼环境,避免让婴儿过早接触电子屏幕等近距离用眼设备,保证婴儿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促进眼部正常发育。对于患有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儿童近视患者,在矫正近视时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眼部和全身的健康状况,在医生的全面评估后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