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近视眼需根据人群和近视情况选合适方法,光学矫正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手术矫正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含LASIK、FS-LASIK)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非手术防控方法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合理用眼(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视觉训练(双眼视功能训练、眼部肌肉锻炼),特殊人群中儿童青少年要密切关注视力、定期检查,近视度数增长快可考虑佩戴OK镜,成年人近视度数稳定可据自身选合适手术方式且术后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一、光学矫正
(一)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矫正近视最常见的方法,通过透镜折射光线来改善视力。对于不同年龄段和近视程度的人群都适用,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框架眼镜相对安全且方便更换度数。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需要进行准确的验光,确定近视度数、散光度数等参数,以保证佩戴后能清晰视物且舒适。
(二)角膜接触镜
1.软性接触镜:分为日抛、周抛、月抛等不同更换周期。透气性好的软性接触镜能减少眼部缺氧等并发症风险,对于一些不想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或特殊职业人群较为合适,但需要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如每天清洁、定期更换等,以避免眼部感染等问题。
2.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RGP对控制近视发展有一定作用,尤其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儿童青少年。它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来矫正视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眼轴的增长速度,但验配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评估和验配。
二、手术矫正
(一)准分子激光手术
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适用于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的人群。通过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患有严重干眼症、角膜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群不适合该手术。
2.半飞秒激光手术(FS-LASIK):与LASIK类似,也是通过激光来矫正近视,不过制作角膜瓣的方式略有不同,相对来说手术时间较短,恢复相对较快,但同样需要符合相应的手术指征。
(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
适用于近视度数较高(1000度以上)、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人群。通过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来矫正近视,这种手术不切削角膜,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性,但也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适应证要求,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来评估是否适合该手术。
三、非手术的近视防控方法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大量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或每周户外活动累计14小时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充足的自然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延长,从而起到防控近视的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都应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例如学龄前儿童每天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2-3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
(二)合理用眼
1.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身体坐正,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手指离笔尖一寸左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及时纠正其不良的读写姿势,学龄前儿童开始上幼儿园后就要逐步培养正确的书写和阅读习惯。
2.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一般建议小学生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不超过30分钟,之后要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对于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情况,如小学生每天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时间不宜超过1-1.5小时,且要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和环境光线。
(三)视觉训练
1.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近视患者,通过专业的视觉训练可以改善双眼的协调功能等,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和控制近视发展。例如对于调节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进行调节灵敏度训练等。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的视光机构,由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2.眼部肌肉锻炼:如转眼球等简单的眼部运动可以锻炼眼部肌肉,缓解眼疲劳。每天可以进行几次转眼球的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若干圈,但要注意动作轻柔。
四、特殊人群的近视处理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处于身体和视觉系统发育阶段,近视防控至关重要。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定期(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儿童青少年,除了上述的户外活动、合理用眼等措施外,还可以考虑佩戴合适的角膜塑形镜(OK镜),OK镜可以在夜间佩戴,通过压迫角膜改变角膜形态,白天不需要佩戴眼镜也能获得清晰的视力,并且对控制近视发展有一定效果,但OK镜的验配和护理要求严格,需要在正规医院进行。
(二)成年人
成年人近视度数相对稳定,如果不想佩戴框架眼镜或接触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但术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同时,即使进行了近视手术,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近视度数再次出现明显波动。
总之,治好近视眼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和近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光学矫正、手术矫正以及非手术的防控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