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需从多方面进行防控,包括定期每半年至一年全面眼科检查(儿童更频)、合理控制用眼时间与保证用眼环境、选择适度运动项目并控制强度、正确选择矫正视力方式(框架眼镜或合适隐形眼镜)、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谨慎评估手术适应证及了解风险注意事项,未成年人一般不建议手术。
一、定期眼科检查
1.检查频率:高度近视患者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项目。对于年龄较小的高度近视儿童,由于其眼部发育尚未完全稳定,更需密切关注,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这是因为高度近视可能会引发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干预。例如,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是否有裂孔、变性等情况,若能在早期发现并处理,可有效避免病情恶化。
2.检查内容:视力检查能明确近视度数的变化情况;眼压检查可排查是否存在青光眼等眼压异常相关疾病;眼底检查则重点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因为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比正常人更脆弱,容易出现问题。
二、合理用眼
1.用眼时间控制: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对于儿童高度近视患者,由于其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家长需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疲劳,加重近视度数,而适当休息能让眼睛得到放松,缓解视疲劳。例如,每用眼40分钟,让孩子起身活动并眺望窗外5分钟,有助于减轻眼睛的紧张状态。
2.用眼环境要求:保证用眼环境的光线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在光线过强时,眼睛会不自觉地收缩瞳孔,容易造成眼部不适;光线过暗则需要眼睛更努力地调节,也会加重疲劳。例如,阅读时应使用合适的台灯,保证光线从左侧或左前方照射,避免阴影,同时室内光线不宜过亮或过暗,可根据不同的活动进行调整,如在书写时,室内光线与台灯光线相结合,使桌面亮度保持在合适范围。
三、适度运动
1.运动项目选择: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慢跑等。游泳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眼睛受到的压力较小,对眼部的影响相对较小;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眼部的正常代谢。对于儿童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的球类运动等可能导致眼部受到撞击的运动,以防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情况。例如,12岁以下的高度近视儿童,应尽量避免打篮球、踢足球等对抗性强、容易导致眼部受伤的运动。
2.运动强度控制: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使眼压升高,增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运动后心跳速率达到最大心跳速率(最大心跳速率≈220-年龄)的60%-70%较为适宜。例如,对于20岁的高度近视患者,最大心跳速率约为200次/分钟,那么运动时心跳速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四、矫正视力
1.框架眼镜:佩戴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是常见的矫正方式。选择框架眼镜时要确保度数准确,验光需到正规眼科机构进行。对于儿童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更换眼镜,因为其眼部发育还在进行,近视度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合适的框架眼镜不仅能清晰视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例如,儿童每半年至一年需重新验光,根据度数变化及时更换眼镜。
2.隐形眼镜:如果适合佩戴隐形眼镜,要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隐形眼镜分为软性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等。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对于控制近视度数增长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佩戴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引起眼部感染。例如,佩戴隐形眼镜前要洗净双手,按照正确步骤佩戴,每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且要定期更换隐形眼镜和护理液等。不过,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操作能力和卫生意识相对较差,一般不建议佩戴隐形眼镜,以免发生眼部感染等问题。
五、饮食调节
1.营养摄入:保证饮食中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E,如橙子、草莓等;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对眼睛有保护作用,绿色蔬菜、玉米等食物中含有较多叶黄素。例如,每天可以摄入一定量的胡萝卜、橙子、菠菜等食物,以保证这些营养物质的摄取。
2.合理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挑食、偏食。过度挑食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影响眼部健康。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眼部的营养供应。例如,每天应摄入适量的肉类、谷物等,搭配蔬菜、水果,形成合理的饮食结构。
六、手术干预(需谨慎评估)
1.手术适应证:年满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内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且符合手术相关眼部条件的高度近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高度近视患者,但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高度近视人群,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来评估。
2.手术风险与注意事项: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干眼症、视力回退等。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同时,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例如,术后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按照医生要求使用眼药水,并定期进行复查,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和眼部的变化。但对于未成年人,由于眼部还在发育,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矫正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