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用眼环境需保证室内照明适宜、保持正确用眼距离与姿势,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刺激分泌多巴胺、锻炼调节功能,合理用眼要控制用眼时间、多眨眼,定期视力检查能及时发现视力变化,饮食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叶黄素的食物,近视矫正与控制可选择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或药物控制且各有注意事项。
一、改善用眼环境
1.照明条件:室内照明要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一般来说,阅读、书写时的照度应保持在300-500勒克斯左右,可选择无频闪、色温4000-5000K的台灯,放置在左前方,避免光线直射眼睛。青少年学习的教室也应保证充足且均匀的照明,定期检查教室灯具的使用情况,确保光线符合标准,这样可以减少眼睛的疲劳,降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2.用眼距离与姿势: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电脑屏幕等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约1尺)左右。坐姿要端正,背部挺直,胸部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使用电子设备时,屏幕应与眼睛保持平视,距离至少50厘米,并且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躺着使用电子设备。因为不良的用眼距离和姿势会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近视。例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眼疲劳,进而增加近视的可能性。
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户外活动的益处: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充足的户外活动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伸长,从而有效预防近视。在户外活动中,眼睛可以远眺,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不同距离的视物还能锻炼眼睛的调节功能。比如,在公园、操场等户外环境中,青少年可以经常变换视物目标,从远处的树木、建筑到近处的花草等,这样有助于缓解眼睛的疲劳,对预防和控制近视有积极作用。
2.户外活动的形式:户外活动形式多样,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都可以结合其中。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进一步促进眼部健康。例如,在跑步过程中,眼睛需要不断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这种动态的视觉刺激对眼睛的调节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同时运动时身体分泌的一些激素等也有利于眼部的健康。
三、合理用眼习惯
1.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睛。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比如每学习40分钟,就站起来走到窗前向远处眺望几分钟,或者闭上眼睛做几分钟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等,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2.多眨眼: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10-20次,而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书本时,眨眼频率会明显降低,导致眼睛干涩。所以要提醒青少年多眨眼,保持眼睛的湿润。在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有意识地增加眨眼次数,这样可以减少眼睛表面的水分蒸发,预防眼睛干涩、疲劳等问题,从而有助于维护眼睛的健康状态,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
四、定期视力检查
1.检查频率:建议青少年每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视力下降,能够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例如,在学校或社区的视力筛查活动中,青少年要积极参与,家长也可以定期带孩子到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详细的视力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项目,以准确了解眼睛的屈光状态。散瞳验光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得到更准确的验光结果,从而判断是否近视以及近视的程度,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检查内容:视力检查不仅仅是检查远视力,还应包括近视力、眼压、眼轴长度等多项检查。眼轴长度的变化是判断近视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近视的发展,眼轴会逐渐变长。通过定期监测眼轴长度等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为预防和控制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比如,如果发现眼轴有过快增长的趋势,就需要及时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
五、饮食营养均衡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夜盲症等眼部疾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晶状体等结构,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功效,坚果、植物油等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青少年应保证这些食物的摄入,以维持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近视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每天可以吃一个胡萝卜或一杯橙汁,为眼睛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营养。
2.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对眼睛有保护作用。绿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黄色水果如芒果、柑橘等都富含叶黄素。青少年可以适当多吃这类食物,有助于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近视的发展。比如,每周可以吃几次菠菜炒鸡蛋,或者喝一杯芒果汁,从中获取叶黄素,保护眼睛健康。
六、近视的矫正与控制
1.框架眼镜矫正:如果青少年确诊近视,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选择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可以清晰视物,缓解眼睛疲劳。配镜时要到正规的眼科机构进行准确验光,根据验光结果选择合适的镜片和镜框。镜框要大小合适,佩戴舒适,镜片要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同时,要定期更换眼镜,一般1-2年需要重新验光配镜,因为随着身体的发育和近视度数的可能变化,旧的眼镜可能不再适合。
2.角膜塑形镜:对于进展较快的近视青少年,可以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接触镜,晚上佩戴,通过压迫角膜,改变角膜的形态,白天不戴眼镜也能有清晰的视力。但佩戴角膜塑形镜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查。佩戴过程中要防止镜片污染,避免引发眼部感染等问题。而且角膜塑形镜并非适用于所有青少年,需要经过严格的眼部检查,排除眼部疾病等禁忌证后才能佩戴。
3.药物控制:目前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近视的控制,如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低浓度阿托品可以通过抑制眼轴的伸长来延缓近视的发展,但使用低浓度阿托品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如可能会引起瞳孔散大、畏光等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尤其要注意低龄儿童使用的禁忌等问题,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