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主要分为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可通过视力检查初步判断验光检查能明确度数等儿童青少年还可通过眼轴长度测量评估发展趋势非药物干预措施有改善用眼环境包括保证充足均匀光线、保持正确用眼距离姿势增加户外活动每天超两小时可选择多种活动眼部保健训练有做眼保健操、远眺训练光学矫正方法有框架眼镜需准确验光配镜并定期复查角膜接触镜分硬性和软性硬性可控制近视发展但佩戴护理要求高软性舒适度高但控制效果弱手术矫正适用于成年近视稳定者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矫正近视需满足一定条件有风险注意事项ICL晶体植入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矫正近视适用于特定人群有风险注意事项特殊人群近视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要监督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定期检查视力学校要提供良好用眼环境老年人近视需与其他眼部疾病鉴别根据眼部情况选合适矫正方式并定期检查眼部健康。
一、近视的类型及初步判断
近视主要分为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是由于眼轴延长引起,屈光性近视则是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等导致。可通过视力检查初步判断视力下降情况,验光检查能明确近视度数等。儿童青少年还可通过眼轴长度测量等评估近视发展趋势。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改善用眼环境
1.光线要求:阅读书写时应保证充足且均匀的光线,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一般来说,桌面照度应在300-500勒克斯为宜,可使用无频闪的台灯,且台灯放置在左侧或左前方。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青少年由于视觉系统仍在发育,更需注意光线对眼睛的影响,过强光线可能损伤视网膜,过暗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
2.用眼距离与姿势: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电脑屏幕等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约1尺)左右。坐姿要端正,脊柱挺直,胸部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对于学龄儿童,学校和家长应共同监督其用眼姿势,因为不良姿势会加重眼睛疲劳,增加近视发生发展风险。
(二)增加户外活动
1.时间要求:每天应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充足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可使近视发生率明显降低。例如,一项针对小学生的研究显示,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的学生,近视新发病例明显少于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的学生。
2.活动方式:可选择散步、跑步、打篮球等多种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眼睛能接触到自然光线,有助于调节眼部肌肉,缓解眼睛疲劳,对预防和控制近视有积极作用。
(三)眼部保健训练
1.眼保健操:定期做眼保健操是简单有效的眼部保健方法。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等,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儿童青少年应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学校应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进行眼保健操练习。
2.远眺训练: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远眺,例如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远眺5分钟以上,看向远方绿色植物等开阔景物,可放松眼部肌肉。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如上班族、学生等,更应注重远眺训练,缓解因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眼部疲劳。
三、光学矫正方法
(一)框架眼镜
1.配镜原则:需经过准确验光后配镜,选择合适的镜框和镜片。镜框应大小合适,佩戴舒适,不会对脸部造成过度压迫。镜片要根据近视度数、散光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折射率等参数。对于儿童青少年,应选择材质轻便、安全性高的镜框和透光率好的镜片,且要定期复查视力,根据眼睛度数变化及时更换眼镜,一般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
2.不同人群特点: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轴可能会变化,所以配镜后更要密切关注视力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用眼需求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
(二)角膜接触镜
1.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青少年,可考虑佩戴RGP。RGP透气性好,能控制眼轴增长,减缓近视发展。但其佩戴和护理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佩戴和清洁护理,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佩戴前需经过专业检查,确保眼部条件适合佩戴。
2.软性角膜接触镜:相对RGP,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舒适度较高,但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相对较弱。同样需要注意佩戴卫生和定期更换等问题,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其眼部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相对较差,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时更要加强护理指导。
四、手术矫正(适用于成年且近视稳定者)
(一)准分子激光手术
1.原理:通过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曲率,从而矫正近视。该手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年龄一般在18-50周岁之间,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等。
2.风险与注意事项:虽然手术技术较为成熟,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如术后可能出现干眼、视力回退等情况。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和护理,避免用眼过度等。对于有眼部疾病(如角膜炎、青光眼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群不适合该手术。
(二)ICL晶体植入术
1.原理: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矫正近视。适用于近视度数较高(1200度以内)、角膜较薄不适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人群。
2.风险与注意事项: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晶体移位等。术后同样需要注意眼部护理和定期复查。对于患者的眼部条件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筛选合适的患者。
五、特殊人群近视应对
(一)儿童青少年近视
1.家长责任:儿童青少年近视时,家长应高度重视。首先要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儿童,可考虑佩戴RGP等控制近视发展的矫正方式。同时,要关注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C、E等营养素摄入,对眼睛发育有益。
2.学校配合:学校应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如保证教室充足的光线,控制班级学生人数,避免教室过于拥挤。安排合适的课程时间,减少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测等。
(二)老年人近视
老年人出现近视可能与晶状体变化等有关,需要注意与其他眼部疾病鉴别。如果是白内障等疾病引起的视力变化,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老年人的近视矫正,可根据眼部情况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等,但要注意眼镜的舒适度和视力矫正效果,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预防其他眼部疾病并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