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检查与确诊包括视力检查初步判断视力下降情况及验光检查,验光检查有散瞳验光和电脑验光;矫正方法有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包括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防控措施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改善用眼习惯、合理饮食、定期眼部检查;特殊人群近视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近视需家长重视检查矫正及监督用眼生活习惯,青少年近视要兼顾学业与视力保护,成人近视要注意职业用眼防护及定期检查。
一、近视的检查与确诊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测裸眼视力,初步判断视力下降情况。例如,儿童可在正规眼科机构进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若发现视力低于正常范围(如5岁儿童正常视力应达到0.8-1.0左右),需进一步检查。
2.验光检查:
散瞳验光:对于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的儿童,散瞳验光可放松睫状肌,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通过使用阿托品等散瞳药物,使眼睛的调节作用消除,然后进行验光,能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如儿童睫状肌调节力强,假性近视可能较多,散瞳验光后度数降低提示为假性近视成分。
电脑验光:是初步验光的常用方法,可快速得到屈光度数,但需要结合散瞳验光等进一步确定准确度数。
二、近视的矫正方法
(一)佩戴框架眼镜
1.原理:通过镜片的折射作用,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视力。
2.适用人群:各年龄段近视患者均可佩戴,尤其适合儿童青少年。选择框架眼镜时要注意镜框材质轻便、舒适,镜片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抗紫外线等性能。对于儿童,要定期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会变化。例如,6-12岁儿童每年可能需要重新验光一次,根据度数变化更换眼镜。
(二)角膜接触镜
1.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RGP):
原理:RGP透气性良好,可矫正近视,同时对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有一定作用。其材质能让氧气透过,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适用人群:适合近视度数稳定、眼部健康的青少年及成人。但佩戴时需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如每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2小时,且要严格按照护理液要求清洁镜片,防止眼部感染。例如,青少年在佩戴RGP时,家长要监督其养成良好的护理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眼部情况。
2.软性角膜接触镜:
原理:通过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来矫正视力,材质较柔软,佩戴相对舒适。
适用人群:可用于各种近视度数,但相比RGP,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稍弱。对于眼部条件一般、近视度数较低的人群可考虑,但同样需要注意佩戴卫生和定期复查。
(三)屈光手术
1.准分子激光手术:
原理:利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
适用人群:一般要求年龄在18-50岁之间,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且眼部检查符合手术条件,如角膜厚度足够等。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身体仍在发育,近视度数可能不稳定,不建议采用屈光手术矫正近视。例如,18岁以下的青少年,眼部结构还未完全定型,术后近视可能复发。
2.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
原理: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矫正近视。适用于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1000度)等不适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人群。
适用人群:需经过严格的眼部检查,排除眼部疾病等禁忌证。手术前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指标,以确定是否适合植入ICL晶体。
三、近视的防控措施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或每周户外活动累计14小时以上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儿童。户外活动时,充足的自然光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延长,从而起到防控近视的作用。
2.具体建议: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例如,儿童在课余时间应多到户外玩耍、运动,如打篮球、跑步等;成人也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登山等。
(二)改善用眼习惯
1.读写姿势:保持“三个一”,即眼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1尺),胸口与书桌距离约一拳,手指与笔尖距离约3厘米(1寸)。儿童在书写时,家长要监督其保持正确姿势,防止因姿势不当导致近视加重。
2.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睛。例如,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不要一直伏案学习,应到教室外走动、眺望远方,缓解眼部疲劳。
(三)合理饮食
1.营养摄入: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叶黄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对眼睛健康有益;蓝莓富含叶黄素,可保护视网膜;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能抗氧化,保护眼部组织。儿童应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眼部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控近视。
(四)定期眼部检查
1.检查频率:儿童青少年应每半年到眼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验光、眼轴长度等检查项目。通过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和眼部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例如,发现儿童视力下降时,可进一步检查明确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并及时干预。
四、特殊人群近视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近视
1.家长责任:儿童近视时,家长要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带孩子到正规眼科机构进行规范的检查和矫正,另一方面要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天看手机、平板等电子屏幕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且要保持适当距离。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中学生应达到9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眼部的发育和恢复。
(二)青少年近视
1.学业与视力兼顾: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学业和视力保护。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因过度学习导致用眼疲劳。学校也应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如保证教室充足的照明、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等。此外,青少年可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等,既锻炼了身体,又对眼部有一定好处。
(三)成人近视
1.职业与用眼防护:对于从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工作的成人,如程序员、文案工作者等,要特别注意用眼防护。除了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外,可佩戴合适的防蓝光眼镜,减少电子屏幕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出现的问题,如干眼症等,以维持眼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