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需保持正确站姿、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每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选择硬板床睡眠,维持脊柱自然曲线,同时戒烟限酒,减少不良刺激。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和炎症,是治疗的基础药物。病情较重者可使用抗风湿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延缓病情进展。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对中重度活动性脊柱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炎症。
3、物理治疗
热敷、冷敷、电疗、超声波治疗等物理方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牵引治疗和手法治疗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可改善脊柱活动度。水疗和温泉疗法对部分患者也有辅助效果。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脊柱炎属于“痹证”范畴,针灸取督脉和膀胱经穴位,如大椎、命门、肾俞,可疏通经气、行气镇痛。推拿手法以松解粘连、改善循环为主,中药常用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辨证施治。艾灸对缓解寒湿型疼痛有一定效果。
5、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脊柱畸形、关节强直时,需考虑手术。脊柱矫形术适用于严重驼背畸形患者,通过截骨矫形恢复生理曲度。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关节严重破坏导致功能障碍者,可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脊柱炎的治疗需综合多种方法,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遵循医嘱调整方案。若出现腰背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尤其是持续3个月以上不缓解,或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务必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延误导致脊柱畸形或残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