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并非每个月都要严格产检,但需按阶段规律进行,以确保母婴健康。

孕早期(1-12周)通常需1-2次产检,重点确认宫内妊娠、核对孕周,并排查宫外孕、胚胎停育等风险,同时进行基础检查(如血常规、传染病筛查)。孕中期(13-28周)产检频率增加,每4周一次,包括唐氏筛查、大排畸超声、糖耐量试验等关键检查,监测胎儿发育及孕妇健康状况。孕晚期(29周至分娩)产检更密集,28-36周每2周一次,36周后每周一次,重点监测胎位、胎心、羊水及宫颈成熟度,为分娩做准备。
产检频率并非固定,若孕妇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或胎儿发育异常,需遵医嘱增加检查次数。每次产检内容也不同,从基础血压、体重到复杂超声、胎心监护,均需按时完成。按时产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降低妊娠风险,因此建议孕妇严格遵循医生安排的产检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