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需依次进行确认怀孕、确定妊娠位置、产前检查与建档、孕期生活方式调整、孕期心理调适、分娩准备等。

1.确认怀孕
如果月经推迟且有性生活史,可通过验孕棒检测晨尿,如果出现两条红线则提示怀孕;也可前往医院进行血hCG检查,这是诊断怀孕更准确的方法,一般受精后7-10天即可在血液中检测到升高的hCG。对于有月经不规律等情况的女性,血hCG检查能更精准判断是否怀孕。
2.确定妊娠位置
在怀孕6-8周,需通过超声检查确定是宫内妊娠还是异位妊娠。超声检查可以看到宫腔内是否有孕囊等妊娠组织,如果在宫腔外发现妊娠组织则为异位妊娠,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不同月经周期的女性,超声检查发现妊娠组织的时间可能会有差异,月经周期长的女性可能需要适当推迟检查时间。
3.产前检查与建档
一旦确定宫内妊娠,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建立孕期保健手册。首次产前检查会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如既往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等;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听诊等;还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甲状腺功能等。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女性,如既往有剖宫产史、高血压病史等,需要更详细地评估孕期风险。
4.孕期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摄入粗粮,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对于有先兆流产等情况的女性,需要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5.孕期心理调适
怀孕后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原因,孕妇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家人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孕妇自己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对于情绪波动较大难以自我调节的孕妇,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有既往有抑郁病史等情况的孕妇,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干预。
6.分娩准备
在孕期后期,需要开始为分娩做准备。了解不同的分娩方式,如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等,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同时,学习一些分娩呼吸技巧等知识,为顺利分娩做准备。对于有剖宫产史等特殊情况的孕妇,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分娩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