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短胸闷是原因有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1.肺炎
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肺部炎症,炎症导致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影响气体交换。青壮年、老年人等均可患病,起病较急者常出现发热、咳嗽、气短胸闷;起病较缓者症状相对隐匿。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
2.支气管哮喘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与气道的慢性变应性炎症有关,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呼吸道感染等是常见诱因。发作时气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引起气道狭窄,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短胸闷,可伴有咳嗽。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等可辅助诊断,显示气道高反应性。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见于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其病理基础是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导致气道狭窄、黏液分泌增多,患者会出现气短胸闷症状,活动后往往加重。
4.心力衰竭
各种心脏疾病晚期的共同结局,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均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肺循环淤血,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早期可出现劳力性气短胸闷,逐渐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射血分数(EF)降低等。
5.冠心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劳力负荷增加时可诱发心肌缺血,出现发作性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常伴有气短胸闷。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