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样结核疹的诊断包括:采集一般情况和病史,观察皮疹特点及伴随表现,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还需与酒渣鼻、痤疮等鉴别。一般情况询问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病史问结核病史等;观察皮疹形态、分布及全身症状;PPD试验提示可能结核感染但需结合临床,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特异性更高,组织病理学可见结核样肉芽肿改变;与酒渣鼻、痤疮等通过表现和检查鉴别。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一般酒渣鼻样结核疹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发病特点,但无绝对性别特异性。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长期接触可能影响免疫等情况,有无特殊的职业暴露等。
询问病史,包括既往是否有结核病史,是否接触过结核患者等,因为酒渣鼻样结核疹与结核感染有一定关联,要排查患者的结核感染相关病史。
二、临床表现观察
1.皮疹特点
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等。酒渣鼻样结核疹的皮疹通常为对称分布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颜色可为红褐色或淡红色,皮疹表面一般光滑,有时可伴有少许鳞屑。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鼻、颊、额部等部位,有时也可累及颈部等其他部位。
2.其他伴随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要注意与其他面部皮疹性疾病进行鉴别,如酒渣鼻、痤疮等,酒渣鼻一般有鼻部潮红、毛细血管扩张等典型表现,痤疮的皮疹多有粉刺等不同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采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的方法,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如果PPD试验呈阳性,提示患者可能有结核感染,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阳性结果仅表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自然感染还是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PPD试验的解读需更加谨慎,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出现非特异性阳性等情况。
2.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结核感染T细胞的数量来辅助诊断结核感染。该检查相对PPD试验特异性更高,能够区分结核分枝杆菌的自然感染和卡介苗接种所致的免疫反应。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其准确性相对较高,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等情况,在特殊人群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免疫状态进行解读。
3.组织病理学检查
取皮疹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中有结核结节,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灶,周围有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等结核样肉芽肿改变。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相关的组织学特征,从而有助于确诊酒渣鼻样结核疹。在儿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需考虑其皮肤薄等特点带来的取材等操作上的特殊性,要轻柔操作以减少患儿痛苦。
四、鉴别诊断
1.与酒渣鼻鉴别
酒渣鼻主要表现为鼻部及面中部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等表现,其发病机制与皮脂腺分泌、毛囊虫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组织病理学表现与酒渣鼻样结核疹不同,通过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可进行鉴别。
2.与痤疮鉴别
痤疮好发于青少年时期,皮疹以粉刺、丘疹、脓疱等为主,好发部位为面部、胸背部等,其发病与雄激素水平、皮脂腺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有关,组织病理学表现与酒渣鼻样结核疹有明显差异,可通过临床表现、病史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