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监护、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按情况计算补液量速度种类)、抑制胰液分泌(用抑酸剂、生长抑素类似物)、抗感染治疗(达指征选合适抗生素)、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等)、内镜治疗(胆源性选时机行内镜)、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时根据情况选术式),儿童和老年患者需结合自身特点调整相应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1.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水电解质等情况,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严密监护。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的频率和细致程度;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监护也需更加全面,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变化。
2.禁食、胃肠减压: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可减少胰液分泌,缓解腹胀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胃肠减压方式和器具,确保有效减压且避免造成不适;老年患者需考虑其吞咽和胃肠功能等情况,合理实施禁食和胃肠减压措施。
二、液体复苏
1.补液量与速度: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尿量等情况计算补液量,早期迅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以纠正休克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对于儿童患者,要按照体重等比例计算补液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导致不良后果;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心肾功能减退,补液时要缓慢进行,密切观察心功能和尿量变化。
2.补液种类:一般先补充生理盐水等晶体液,再根据情况补充胶体液,如白蛋白等。
三、抑制胰液分泌
1.抑酸剂: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抑酸药物剂型和剂量;老年患者需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合理选用抑酸剂。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能抑制胰液分泌,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应用。
四、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应用指征:当怀疑有感染时,如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表现,或影像学提示有感染征象时应用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感染可能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注意儿童用药的剂量和安全性;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和基础疾病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大的抗生素。
2.抗生素选择:一般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联合甲硝唑等。
五、营养支持
1.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可考虑肠内营养支持,通过鼻胃管或鼻空肠管给予营养制剂,以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肠内营养制剂,并注意喂养的速度和量;老年患者若胃肠功能允许,也优先选择肠内营养,若肠内营养不可行再考虑肠外营养。
2.营养支持的时机和内容: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后开始考虑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
六、内镜治疗
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在适当的时机可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内镜治疗,解除胆道梗阻等情况。对于儿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要谨慎评估内镜治疗的风险和获益;老年患者若合并胆道疾病,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内镜治疗的可行性。
七、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对于出现胰腺坏死感染、胰腺脓肿、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行手术治疗。儿童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需要手术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也需及时手术;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要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2.手术方式:根据具体并发症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如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引流术等。



